2005年5月15日的《光明日報》以《湖州師院構筑浙北人才高地》為題,頭版顯著位置報道我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構筑人才高地。全文如下:
1999年升本科時僅8位教授的浙江省湖州師范學院,近3年來引進人才245名,在浙江省地市級高校中業績彰顯,新春伊始,該院進而就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下文,全面啟動人才強校戰略。
“近3年中,我校在人才上投入4000多萬元,教授給10萬元科研經費,給幾十萬元安家費,市政府又給了我們2 萬平方米的住宅,保證引進的教授能住到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校黨委書記姚成榮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悉,近年來,該校每年招聘人才前都詳細分析同類院校的優劣,揚長避短。前兩年,杭州高校住房補貼高達80萬元,該校只有30多萬元,但是杭州80萬元只能買100平方米的住房,湖州30多萬元卻能買120平方米的住房。而增強服務意識,為人才來湖州提供盡可能好的條件也成了學校廣納人才的一個重要抓手。如養老保險中斷的,學校有雙重保障;子女入學有困難的,學校建綠色通道等等,使引進的人才能安心教學科研工作。
理論物理學博士后王堅是世界材料領域的一顆新星,曾先后供職于牛津、劍橋,佛羅里達大學量子理論研究所等著名大學和世界著名實驗室。得知王堅是湖州人后,該校馬上發郵件與他聯系。當王堅同意先柔性流動后,該校立即為他建起了電腦工作站,配備了實驗員,并幫助購房以改善他和父母的居住條件。王堅深為感動,現已正式調到該院工作。
湖州師院在人才引進中特別注重學科團隊建設。如基礎數學學科有4位教授,但其中3人都已60多歲。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花大力氣引進了3名年輕學者,其中就有2人是學科方向的帶頭人。學科梯隊建成了,學科活力也突顯了出來,2004年,他們就爭取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據悉,在該校3年來引進的245名人才中,教授33人,副教授65人,博士24人,碩士159人。博士從3年前的零增長到了40人,碩士從49人增長到了2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