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的《浙江日報》頭版以《帶50元到外地求職-湖州35名大學生暑期另類實踐長能耐》為題,報道求真學院2006年暑期社會實踐之杭甬溫三城市生存體驗活動。全文如下:
本報湖州7月20日電(記者 樓欣建 通訊員 吳建勛) “到溫州后,我7天跑了近40家單位,都碰壁了。后來找了一家小吃店打短工,到現在賺了64元,雖然很艱苦,但很有收獲。”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醫學系大一學生何京京今天打電話向指導老師匯報情況。
近日,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組織了一次特殊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35名大一、大二學生分成3個分隊,7月9日起赴杭甬溫進行半個月求職生存體驗,每人只能攜帶50元,除住宿事先落實外,其他費用都要靠自己解決,難以為繼者淘汰出局。
何京京告訴筆者,在大學讀書期間,父母每月給生活費1000元,從未有缺錢的日子。這次生存考驗,由于開始打不上工,很著急,為了節省開支,每餐伙食費控制在1元,連公交車也舍不得坐,出入全部步行,腳上都磨出了水泡,10天瘦了2.5公斤。“短短幾天,我好像長大了,真的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老師的悉心教誨。”小何說。
據指導老師介紹,赴杭甬溫的35名學生起初都碰到了困難,但是沒有一個人輕易放棄。寧波分隊12名同學開始的時候瞄準一些大單位,在吃了無數次“閉門羹”后,調整了思路。徐勇等3名同學在高溫中捕捉商機,到人流量大的地方賣起了礦泉水。鐘宇同學在一家企業辦公室當上了文員,她抓住跟企業客戶接觸的機會,巧妙地“推銷”了自己的4名同學,使他們在兩家廣告公司當上了業務員。在5天內,這個分隊12名同學都找到了工作,有的做家教,有的賣報紙,有的做計件工,渡過了求職生存難關。“組織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應變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培養他們自力更生、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求真學院團委副書記章偉杰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