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工學院材料學科團隊在軍事偽裝材料領域取得突破,研發了一種基于水滑石的環保型叢林偽裝涂層,相關研究成果以“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high-similar camouflage coating based on hydrotalcites for simulating green vegetation”為標題發表在材料學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一區TOP,IF=13.3)上,論文第一作者為我校電子信息專業2022級碩士生徐博,潘國祥教授、徐敏虹高級實驗師為共同通訊作者。

高光譜成像探測是一種新型遙感技術,在可見光到近紅外波長光譜(400-2500nm)范圍內工作。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光譜成像探測技術已日臻成熟,并廣泛應用于遙感、農業、地質勘探和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在現代高科技戰爭領域,高光譜探測技術得到了廣泛采用。然而,為對抗這項技術而設計的隱形和偽裝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叢林是現代軍事行動的主要戰場。目前,隱身技術主要采用有機或無機顏料來制備偽裝涂料,但無法同時實現“同色”和“同譜”的偽裝效果。該技術基于各種物體對光譜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在叢林偽裝材料中,在綠色植被的光譜上模擬了四種突出的振動,開發能夠同時滿足相同顏色和光譜要求的偽裝涂層,對于高光譜偽裝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研究人員對叢林偽裝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氧化鉻綠被用來調節偽裝涂層的可見光譜和顏色。然而,由于無機材料體系缺乏基本水分,偽裝材料無法滿足吸水峰的特性。在偽裝涂料的應用中,耐候性至關重要。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既能同時滿足相同顏色和光譜性能,又具有良好耐候性的環保型偽裝涂料。
同色、同譜、耐候性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光譜谷的影響。水谷的模擬通?;谥参锏奶卣鞴庾V,因為水通常被認為是影響植物葉片近紅外光譜響應的主要因素。近紅外波段中的吸收基團類型證實,1450nm左右的綠色植被吸收帶對應于-OH的第一諧波產生,1940nm左右的吸收帶歸屬于-OH的組合頻率。因此,有效的近紅外光譜模擬材料必須具有-OH的特征峰。

此外,層狀雙氫氧氫氧化物(水滑石,簡稱LDHs)是一類在不同行業中具有廣泛應用潛力的陰離子粘土,如涂料,塑料,熱穩定劑,阻燃劑和催化劑。與植物葉片相比,水滑石具有獨特的層間結構,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子,使其成為模擬植物葉片在1400nm和1900nm左右吸水峰的理想試劑。然而,傳統的水滑石偽裝材料仍然存在吸水峰模擬不精確的問題。
為了實現可以模擬植被顏色的高光譜成像偽裝,使用的顏料或涂層必須表現出與植物相同的顏色和光譜。550nm處的峰值主要受葉綠素分子的影響,構成了400-760nm波長范圍內植物的主要光譜特征。目前,國內外研究主要依靠Cr2O3產生綠峰。然而,由于Cr2O3被列為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顏料,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環?;旌暇G色顏料。
隨著高光譜成像技術(400-2500nm)在軍事偵察領域的廣泛應用,傳統偽裝涂料因無法同步實現顏色匹配與光譜特征模擬而面臨淘汰。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構建了新型涂層,該涂層由MgAlFe-LDHs-CA、ZnAl-LDH-AG和BiVO4組成,對綠色植被的光譜模擬精度達到97.56%。在戶外曝曬90天后,該涂層光譜特性無明顯變化,表現出優異的耐候性。
該成果不僅可應用于軍事裝備隱身、野戰工事偽裝等國防領域,其化學特性與光譜調控能力更可拓展至農業監測、生態修復等民用場景。
全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4099455?via%3Dihub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