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湖師,就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涌現出一些閃耀著奮進之光的師生,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承“明體達用”校訓精神,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接力續寫湖師人的光榮和夢想。校園網、校報和學校官微同步推出“點贊湖師人”欄目,鏡頭向下,聚焦一線,選出優秀師生團隊和先進個人典型,深入挖掘優秀事跡,以典型說話,用榜樣領航。今天推出國家獎學金系列之《以志為燈,不怠青春——記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魏佳苗》。

魏佳苗,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21級學生。專業綜合排名第一,獲得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競賽獎項2次,發表EI論文1篇,校級及以上科研立項共4項,先后獲國家獎學金1次、浙江省政府獎學金2次、校級獎學金4次。
分秒必爭,學思并行
作為一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魏佳苗從小就在心里種下了一顆熱愛探索的種子。童年時她拆解鐘表、觀察齒輪咬合、用橡皮筋制作投石機……各種各樣有趣又富有創造力的活動,既激發了她內心深處的求知欲,也培養了她出色的動手能力。
這種對探索的濃厚興趣一直延續到她的大學時期。“在大學里,從宏觀層次用Solidworks構建數字化樣機到微觀層次儀器表面粗糙度的多尺度設計,我進一步培養了虛實融合的工程思維。”在深耕實踐領域、淬煉實操本領的同時,魏佳苗也始終保持對理論學習的高度熱忱。她根據學習內容和自身情況,持續調整時間規劃,形成了系統化的學習方法。“我發現每天上午9-11點,我的學習效率會比較高,我每天會留45分鐘在此時段用于高專注學習,其余時間用來推演復盤放松大腦,利用腦科學中的注意力周期理論提升效率。”
“學習效率的提升依賴于精準的自我認知和持續的反思改進。”在學習中,魏佳苗也善于不斷反思,積極進取。圖書館的角落常常能看見魏佳苗伏案的身影,她將大量時間傾注于此,專注地翻閱與專業相關的書籍。在字里行間反復琢磨,不斷夯實專業基礎。魏佳苗特別強調了英語的重要性,“學習中我發現自己在英語口語交流時總是結結巴巴,所以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英語角,每周都會去和其他同學用英語交流。同時,我也會時常看一些英語電影、英語廣播等,仔細聽并跟讀,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匠理相融,知行共進
科研是魏佳苗大學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2023年,她主持了國家級大創項目“基于單動力源的變色龍仿生設計研究”。項目推進并非易事,從最初的選題,到方案規劃、模型搭建、仿真測試,再到結題立項,每個環節都交織著控制類交叉學科的復雜知識。就拿仿生變色龍機械玩具設計來說,設計過程波折不斷,電磁干擾致使信號異常、機械振動引發線路松動等突發故障,常常不期而至。在遇到復雜難解的知識和玩具故障的困難時,魏佳苗總是會想起彭黃湖老師的鼓勵:“不要做知識的搬運工,而要成為規律的解譯者。”那是彭黃湖老師在指導她修改論文《基于Solidworks的變螺距螺旋擠壓裝置分析》時所寫的,至今她仍深記于心中。
在項目實踐的打磨與挑戰中,魏佳苗不僅沉淀下豐富的經驗,心態也在潛移默化中悄然蛻變。“最初是機械執行導師傳達的任務,然后是尋找思維盲區的系統思考,如今走向自我發展的價值創造。”科研的道路遍布著困難與挑戰。在她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隨處可見彭黃湖老師耐心指導的身影,他總會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所有語法錯誤、表述不清的內容以及邏輯不嚴謹的語句,指導她進行一遍遍的修改和完善。論文寫作完成之后,老師還向她推薦合適的學術期刊,并耐心指導她投稿的方法、渠道和流程。她說,“如果沒有導師的幫助,我一定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魏佳苗回憶起,她的第一篇論文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打磨投稿,彭老師也一直這樣指導了她三個月。
術道相濟,知行合一
在潛心鉆研科研項目的同時,魏佳苗始終保持著對學科競賽的熱忱。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大賽、全國跨校大學生雙創訓練營智慧城市(科技類)比賽、浙江省第十四屆“挑戰杯”浙商銀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過去四年里,她活躍于各級賽事舞臺,在全國性賽事與省級競賽中都留下了拼搏的身影。眾多競賽經歷中,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讓魏佳苗尤為難忘。她將這場賽事視為檢驗知識儲備的試金石,更把它當作突破能力邊界、實現自我超越的寶貴契機。“我們團隊選擇的項目是‘全自動涂層鋼筋低磨損收緊打包一體機’。我在里面負責的是涂層鋼筋打包裝置的建模、渲染及動畫工作。”由于在專業課程中沒有學過專門的渲染軟件,她還需要另外學習場景渲染軟件3DMAX,整個過程并不容易。幸運的是,魏玉蘭老師一直耐心地指導他們,幫助他們順利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在整個團隊的一起努力下,他們不負眾望拿到了全國一等獎。

“那些在實驗室凌晨三點和伙伴們調試設備的時刻、在比賽前突發故障的危機和解決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正是這種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讓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逾越的障礙。”在學習專業知識和實踐的過程中,魏佳苗愈加領悟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學習和科研之外,魏佳苗還有著十分廣泛的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與她的專業形成了合力。她喜歡將機械思維與藝術觸覺達成跨界交響,如將廢舊手表改裝成星空投影儀,研究可穿戴式美甲等。“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機械的魅力,認識到機械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有溫度的藝術品。”魏佳苗說。
魏佳苗在學習的道路上,宛如不知疲倦的行者,以一絲不茍的態度汲取知識,用強烈的探究精神破解難題。那些旁人眼中的枯燥與艱辛,在她看來皆是成長的階梯。未來,她定會帶著這份堅持與熱愛,繼續披荊斬棘,在求知的征程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大學生通訊社:學生記者:項渝豪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