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浙江德育網“高校德育”“校園文化”欄目以《一院一品 以文化人——湖州師院創新二級學院文化建設》為題報道我校活動。全文如下:
在湖州師院,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備受矚目——該校每個二級學院都有院銘。法商學院是“崇德尚法、經世濟民”,人文學院是“人文化成、通達求新”,理學院是“格物致知、立業修身”,生命科學學院是“物競天擇、傳承勵新”……這些院銘充分體現了二級學院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也體現了二級學院師生的共同價值追求。
近年來,湖州師院緊緊圍繞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著力創新二級學院文化建設,推出了一批具有獨特文化品位、以二級學院院銘為標志的文化品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獲得了浙江省高校宣傳文化創新獎。
在凝練院銘,彰顯二級學院精神文化特色的同時,他們把學術文化作為二級學院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支撐。紛紛設立體現學院特點、學科特色、風格各異的論壇。如生命科學學院的“碩博論壇”,法商學院的“博雅論壇”,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求知教育論壇”,人文學院的“人文講壇”等,逐步形成了一些品牌欄目。
從2005年開始,湖州師院各二級學院圍繞科技文化藝術節、外語節、體育節和社團活動月、寢室文化月、讀書月這“三節三月”,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活動層次,培養特色人才。如理學院的“感恩月” 活動、生命科學學院的 “生命之光”專業成才活動、信息工程學院的電腦節、體育學院的幫困助學“春風行動”等,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專業成才。
陣地文化是二級學院文化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各二級學院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紅色文化、社團文化和公寓文化建設。一是以“紅色文化”培養大學生愛國思想、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職業操守。先鋒網被評為2006年度省高校優秀教育網站,信息工程學院“黨員之家”被評為2006年度省高校“黨員之家”。二是以“社團文化”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建設了9個省級優秀社團,其中理學院的吾愛社建立了我省高校首個大學生義工站。遠方詩社在省高校“同一首詩”詩歌朗誦賽的朗誦和原創作品評比中雙雙獲一等獎。三是以“公寓文化”培養大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生命科學學院的綠色寢室、藝術學院的“尚美”寢室評比都充分體現了專業特色。
環境文化建設是二級學院文化建設最直觀的表現因素。湖州師院各二級學院充分利用教學實驗場所、辦公場所、門廳、走廊、庭院等空間,營造文化氣息濃郁的學院內部環境。同時,學校還根據幾個二級學院的專業特點來營造其外部環境,如以“湖學”創始人、宋代教育家胡瑗命名的文化廣場在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由該校美術系師生設計的星河廣場與藝術學院緊密相聯。
湖州師院二級學院文化建設理念新、體系全、投入大,經過近五年的著力推進,文化共識深入人心,制度框架已經形成,特色人才培養成效顯著,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這一文化模式受到了《中國教育報》、《高校領導參考》、《教育信息報》等媒體的高度關注,省內外多所高校前去考察交流。
http://dy.zjedu.org/gxdy/2008-7/19334936680553031001215404372.html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