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系統總結“十四五”期間學校教育國際化工作成效與經驗,全面謀劃“十五五”時期國際化發展新藍圖,11月20日,學校召開教育國際化專項工作培訓會。副校長李慶峰出席并講話,黨委宣傳部、人事處、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科技處、人文社科處、社會合作與發展聯絡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相關負責人、學生工作副書記及外事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國際交流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作工作回顧與展望報告,全面梳理了“十四五”以來學校在全球合作網絡拓展、師生國際流動、留學生培養體系完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分析了當前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的發展思路與重點任務。
李慶峰在講話中深刻闡述了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國際化的戰略意義。他強調,教育國際化已被明確列為學校“163”工作體系中的六大戰略之一和“十五五”規劃十大專項規劃之一,是驅動我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整體提升的“硬動力”,直接關系到我校辦學聲譽、學術影響力和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必須管理服務、教學科研、學生培養緊密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相互促進。他要求,教育國際化必須與學校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的戰略目標同步推進。一要健全“全校一盤棋”的國際化治理體系,將國際化融入各單位日常工作;二要建強師資,打造具備國際視野和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三要聚焦育人,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四要深化科研,加強國際科研合作與交流;五要優化保障,營造良好的國際化發展環境。他強調,在編制“十五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時,必須將國際化作為核心要素同步謀劃、同步設計,推動學校教育國際化邁向新高度。
會議特別邀請浙江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毛錫龍作了以“發揮國際合作優勢,服務學校中心工作”為主題的專題報告。
報告中,毛錫龍詳細介紹了浙江師范大學在國際學生招生與培養、教師海外交流與合作、國際科研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顯著成效。他表示,高校教育國際化不僅僅是招收國際學生和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更重要的是要將國際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各個環節,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化辦學格局。此外,他還分享了浙江師范大學在應對教育國際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問題時的解決策略,為我校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本次會議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凝聚了共識,為學校在新起點上推動教育國際化工作從“辦事”向“謀事”、從“被動”向“主動”深刻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