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袁崇剛
時 間:2008年12月16日15:30
地 點:30-213
講座內容簡介:
主要圍繞主講人二十年來《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教學過程,與各位老師一起交流教案組織、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中的體會,以及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改革項目研究中的感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授之以一,備之以十。面對一本自己所用的主講教材,在開始準備教案的時候,首先應該做什么?
2.趣味性與邏輯性的挖掘。教材編寫有其自身的系統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組織?要了解知識發展必然性,挖掘人類認知的軌跡,使教學更富有趣味性、邏輯性,進而激活、激發學生的興趣。
3.現代技術輔助教學要揚長避短。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有弊,如何趨利棄弊,如何考慮電子教案的高信息量和學生記筆記的矛盾,板書與屏幕的結合等。
4.人的認知規律對實驗教學的啟示。就近幾年實驗教學改革中,對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進談體會。
主講人簡介:
袁崇剛,男,1953年5月生,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分子和細胞神經生物學。1987年起到華東師大生物系工作,曾任解剖生理學教研室主任、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先后為15屆學生主講本科生必修課程《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此外曾主講《人體組織解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營養學》、《神經生物學》等課程。
曾主持的主要教改項目有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生理學課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建設》、上海市重點教改項目《生物科學實驗教學內容與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華東師范大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精品課程建設等。曾獲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名師等榮譽。
科研主要致力于神經系統常見退行性病變,如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抑郁癥、運動神經元變性等的預防和治療基礎研究。近五年主持了多項教育部、上海市、國家自然科學資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