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精神 讓她學會逆勢而上
賴玉嬌小時候十分乖巧,雖然家境一般,但父母對孩子舔犢情深,讓她度過了清貧但溫馨的兒時生活。五歲時,她就學會了照顧幼弟,13歲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考上全縣最好的初中。2002年,她的母親為了養(yǎng)家毅然背起行囊離家打工卻不幸去世,全家只靠她父親一個人打臨工養(yǎng)活。但單親的環(huán)境讓賴玉嬌從小就比別人懂事,她知道父親賺錢不容易,年幼的她早早就干起了家里的農活,放牛、插秧、割芝麻……沒有母親的生活讓她更能體會到父親的愛。
賴玉嬌姐弟只差一歲,而且成績都十分優(yōu)秀,上大學都沒問題。但在農村,父母兩人都很難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大學,更何況兩個,過度操勞的賴父終于身體不支病倒了,患上了乙肝、胃病、風濕等病,這樣,賴玉嬌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從腳下的小草身上學會了迎風逆勢而上,從父親身上學會了堅強以及永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沒有因為眼前的重重困難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賴玉嬌發(fā)誓要上大學,要不用家里一分錢上完學,而且要學有所成。她還希望在黃石上大學的弟弟也像她一樣自力更生,給父親減負。
很多大學生的課余是輕松悠閑的,但賴玉嬌為了完成學業(yè)卻過得緊張而充實。三年多來,她沒向父親要過一分錢也沒有申請貸款,所有的學費、生活費全部自理,為此,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涯,最多時做了6份家教。當別人在寢室上網聊天的時候,她正踩著自行車奔波在家教的路上;周末同學逛街的時候,她正在為創(chuàng)維公司推銷彩電;她擺過地攤,當過業(yè)務員,做過招生代理,被拒絕過,被欺騙過,但依然有一種不斷嘗試、不斷進取的信念在支持著她。
松柏意志 讓她學會專業(yè)成才
剛剛踏進湖州師院大門的時候,賴玉嬌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很樸素,就是要拿最高獎學金為家庭減輕負擔。
她的目標很明確,她的意志就像家鄉(xiāng)的松柏一樣堅定。但在大部分課余時間都給了勤工助學的情況下要再想取得好成績十分不易,為此,她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學習效率,盡量統(tǒng)籌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有一次,5份家教已經讓她連軸轉的時候,還要準備參加學校“十佳大學生”競選和演講比賽,最后的復習時間也所剩無幾了,但她硬是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每學年都取得了班級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專業(yè)一等獎學金、學習特別獎共7次;還獲得學校“五四青年獎章”、“十佳大學生”等20多項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工科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十分重要。賴玉嬌高分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獲得英語口語B等級證,還拿到了全國計算機四級數(shù)據(jù)庫工程師證、中高級化學分析工資格證、心理學教育學合格證等8份資格證書。全國四級計算機考試通過率極低,正處于大三下半學年的賴玉嬌在學院里擔任領航學長一職,專業(yè)課又多,周末還在做4份家教,用于復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再加上沒有考過,沒有老師指導,她完全憑自學通過了了考試。
賴玉嬌還特別喜歡鉆研和摸索,從大二開始積極參加科研立項,負責了一個科研項目(《超聲波輻射下合成噻唑衍生物》),參加《幾種植物源綠色水處理劑的制備和性能比較》的項目研究,2010年又申請了一項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抗腫瘤藥物卡司斯汀的合成研究》。現(xiàn)正在準備考研的賴玉嬌想報考一所農業(yè)大學,學成后想辦一座農場,以自己學有所用來回報社會。
贈人玫瑰 讓她學會精神成長
湖州是養(yǎng)育她的第二故鄉(xiāng),學校是培育她的精神家園。如果說是父親讓她懂得了責任二字的重量,那么同學和朋友們的無私幫助則讓她明白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學校和老師的關愛又讓她學會了感恩與回報。在湖州,在師院,她得到了又一次的精神成長。
“人生目標的高度決定了我們人生道路的寬度。”在德清莫干山戒毒所的勵志演講中,賴玉嬌這樣告訴臺下走過彎路的特殊聽眾們。聽了她的成長經歷,聽了她的奮斗故事,臺下不少人潸然落淚,為她的家庭不幸而落淚,更為她的堅強與堅持而感動。這些特殊聽眾們包含了悔恨的淚、感激的淚讓賴玉嬌明白,她不是一個人在奮斗,她可以感動一些人、勸誡一些人,甚至還可以影響一些人、改變一些人。
請家教的孩子家庭不全是富足的,她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家里條件并不好,就主動提出免費給他當家教。由于長年的艱苦工作和努力學習,體重剛過90斤,剛剛達到獻血的最低標準體重,自身還有輕度貧血,但她還是多次參加無償獻血。不論課余的工作壓力多大,有機會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去社區(qū)服務,她總是擠出時間欣然前往。一向節(jié)儉的她從不舍得扔掉一件衣服,破了,補補又湊合著穿,從不在乎外表的光鮮亮麗;不合身了,留著捐給需要幫助的孩子。
她是學校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大型活動中總有她的身影,自修教室、宿舍樓也有她不起眼的小舉動,每天晚上自習結束時,她總要看看各個教室有沒有熄燈,水龍頭有沒有擰緊。看到哪里的設施壞了,就盡快聯(lián)系維修,盡量不影響同學的生活。在她眼里,“能用就不能浪費,可以省就一定要省。”從小在家養(yǎng)成的節(jié)儉習慣也被她帶到了學校這個大家庭里,并時時刻刻影響著身邊的同學。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huán)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