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伴隨著淅淅瀝瀝的春雨,學校恢復重建后的歷屆校學生會主席相聚母校,分享成長經歷,共敘校友情誼。在音樂廳,我校舉行了“憶當年,話未來”校學生會主席論壇。校黨委副書記周家健、老領導蔡清江出席,陳松源、許建躍、童祖群、程忠育分別作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學生會主席代表,與在校學生干部一同追憶往昔、暢談未來。論壇由在校學生會主席陳瑩主持。

論壇伴隨著《小城故事》的音樂聲拉開序幕,共分為“70年代:那些年,我們一起建立的學生會”、“80年代:那些年,我們一起奮斗的青蔥歲月”、“90年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尋的希望和理想”、“00年代:這些年,我們一起成長成才的幸福和快樂”四個篇章。
當年的湖州師范專科學校(湖州師范學院前身)是一個“有校無園、有操無場”的“袖珍學院”,作為學校恢復重建后的第一任學生會主席,陳松源(1978-1979年湖州師專學生會主席)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不禁感慨,當年的學校處于建設初期,面臨著種種困難,但學子們依然關心國家大事,開展學習。講到情深處,陳松源的眼里閃現出淚光。除了向在場的300多位學生干部展現了70年代的校園生活,他還鼓勵當代的大學生要堅持心中的夢想,在學生干部的崗位上鍛煉成長。

80年代是改革開放初期,1982-1983年湖州師范學校學生會主席許建躍為現場觀眾們講述了那個時代的青春愛情。“那個年代的校園愛情可以用‘青澀’兩個字來形容。”許建躍說,當年的大學生對于愛情懵懵懂懂,但也非常純真美好。在談到那個時期的學生工作時,他表示學生干部思想很單純、工作很認真,充滿了奉獻精神。他希望大學生能在大學里多學會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多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1991-1992年湖州師專學生會主席童祖群表示,他當年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并且現在仍然奮斗在基礎教育的一線。回憶起90年代的校園,他說同學們都勤奮上進,整個校園充滿了向上、積極的氛圍。童祖群認為作為學生干部首先要以學為主,再則要先干一步,在大學里,要做好目標定位,不怕挫折,學會堅強與感恩。

2004-2005年湖州師范學院學生會主席程忠育稱贊母校是浙北的人才高地,他時刻為自己是師院人而驕傲。作為一名企業的總經理,他告誡同學們,學生會就是一個模擬的職場,在大學期間要學會為自己加碼,尋求自身正確的職業方向,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校友們雖然身處各地,卻時刻心懷母校,在互動環節,四位校友面對大家提出的關于師院發展的幾個問題都對答如流,贏得了在場熱烈的掌聲。

最后,校黨委副書記周家健講話,他說,大學是一個人成長的精神家園,不同年代會帶給人帶來不同的影響和印記。校友是學校發展的見證者,應該將學校發展的成果與校友們一起分享。周家健鼓勵在校大學生要心懷理想,繼承師院“人文、大氣、學術、高雅”的文化品格,在大學里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愛。周家健也以一名校友的身份,表示會一直堅守母校這塊陣地,繼續與師院相伴成長。


記者:談錚渭 學生記者:徐瑋煒 攝影:馬驍 倪程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