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近日,學校推出“校企合作”系列講座,邀請知名企業家、人事局教育局一線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我校同學面對面交流,幫助廣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熟悉就業政策,調整就業預期。藍月亮實業有限公司、浙江百盛餐飲等企業日前來校,為學生帶來了生動實用的宣講會。接下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優秀企業也將陸續來我校,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專業、多類別崗位信息。學校還將繼續開展深受學生歡迎的《贏在職場》選修課,同時積極探索職業規劃課程新形式,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堅持“學校統籌、部門負責、院系落實、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學生的職業潛能,提高就業質量,實施了“就業計劃關懷擴面工程”,免費為家庭困難畢業生提供面試交通費等方面的資助;開展2013年“村官”推薦選拔工作,輸送優秀人才到基層就業等。學校還將繼續重點組織實施“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貼近國家政策,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入伍服義務兵役的征集工作。
此外,各學院也重視學生創業就業,在2013年全面籌備規劃,努力促使學生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與企業合作謀“雙贏”
近日,商學院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浙北地區公司合作,啟動了阿里巴巴湖州培訓基地項目,在實現學生、企業和學校的‘三贏’的同時用阿里巴巴豐富的創新案例和和創新精神不斷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36名學生參加了第一期培訓,培訓合格的學員能獲得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證書,優先進入阿里巴巴的會員企業工作。而除了阿里巴巴,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世紀聯華)、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也將陸續來我校與同學們進行零距離接觸,為企業發掘優秀營銷人才。
就業基地的開拓和建設是信息與工程學院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每年印制有學院簡介、專業介紹、畢業生生源等的就業推薦表,在校內校外招聘會上及時發放,為畢業生做好推薦。今年,學院還將繼續與上海銀碩、湖州日華等公司進一步保持就業聯系交流,進一步密切地方高校和社會的聯系,同時也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體育學院與教學緊密結合,每年與省內外高層次健身會所建立專業實習基地,并在條件成熟的實習基地基礎上建立“學生就業實踐基地”。學院先后與杭州濱江1號高爾夫健身會所、杭州灣健身會所、海寧百合天地會所等8所健身會所及地方體育局下屬健身中心建立實習、就業基地。
此外,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為旅游管理專業舉行專場招聘會,并與浙江大酒店,太湖喜來登等企業緊密合作,落實畢業生就業崗位。體育學院針對非師范生,與杭州灣游泳健身會所簽訂協議共建就業實踐基地,進一步實現了資源共享、校企互動。外國語學院進行主動對接,聯系嘉興日資企業等合作單位,長期輸送表現優異的學生進企業實習,合作企業留下表現優異的實習生工作,實現“雙贏”。
師范生就業層層推進
去年剛剛成立的政治學院在2013年將從三方面展開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指導。首先,學院為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就業觀,建立了相應的教育體系。大一到大四,從職業規劃思想教育層層深入至師范就業技能的培訓,步步到位。其次,學院根據學生就業能力情況,對不同層次就業能力的學生開展分類指導。結合市場需求與學生就業需求的交互信息,學院按就業能力強弱分批次進行一對一指導,形成“就業指導站”機制,滿足學生多方向發展。再次,學院充分利用已畢業學生資源,進行校友對接,交流專業相關的社會需求現狀,幫助在校大學生確立就業方向。
教師教育學院每年為長期合作的學校輸送師范人才。學院采取“朋輩輔導”方式,讓已經考取教師編制的大四學生為大三學生分地區分科進行輔導,著重講解應聘難點、注意點。學院通過持續舉辦“園丁杯”師范生職業技能大賽、講兒童故事比賽等競賽,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老師和各班班長利用QQ群、飛信、短信、郵箱、信息欄、學院主頁等服務平臺,及時為準備考試的師范生提供招考信息。體育學院注重師范生技能訓練,一是針對大三學生舉辦“師范技能人人過關訓練和考試”,并將專業見習時間擴展到1個月,二是針對大四師范生舉辦體育教師招考講座,邀請有豐富教學和招聘經驗的體育教師、教研員為同學們進行專題輔導,分析招考總體形勢,鼓勵大家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文學院一直和用人單位保持聯系,暢通就業渠道邀請已考取教師的學生做面試應聘總結,以最直觀、最具實效性的方式帶給學生最具指導作用的招考信息;同時為想考教師資格證的非師范生積極創造優良條件。理學院通過為師范生開設說課微型課等,培養他們走上工作崗位的基本技能。
就創指導不松懈
日前,醫學院、護理學院舉行了一系列主題教育講座活動?!俺ㄩ_心扉,涉外護理”的就業指導講座向護理專業的學生宣講了該專業的必要性與發展前景,引導學生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從而全面深入技能培訓指導。學院又推出“成為一名怎樣的醫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緊抓分類引導,尋求最理想的教育途徑,增強學院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營造了樂學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
理學院秉承就業創業觀與育人共進的方針,借助網絡專門開設就業博客這一平臺,暢通就業信息交流;為非師范生請來企業人事經理開展就業講座;鼓勵學生自主創業,開設專門的就業基地方便交流。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也設立創業培訓中心,現已有團隊入駐,為自主創業的學生進行免費培訓。
此外,藝術學院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就業分析會,分析班級就業難點,各班聯系領導與班主任“一對一”交流,商量解決辦法,并且做到招聘信息一周一通報。生命科學學院利用班主任和論文指導老師為主體的導師,全面了解每位學生實習就業情況,做到全面跟蹤;學院老師積極走訪共建企業和杭嘉湖等地企業,加強校企溝通交流,拓寬就業渠道;對于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就業幫扶,在求職技巧,就業目標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
學生記者:顧恒 周穎 王佳怡 於晨鈳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