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我課的學生,絕大多數將來會走上教師崗位,如果只會死記硬背,將來也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所以我想讓同學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記住知識點。”文學院杜雋教授說。
杜雋教授的《外國文學賞析》這門課需要同學們有大量閱讀并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基礎。但是,當先快速發展的網絡使得學生們大部分時間都更多地關注網絡文學、網絡電影,從而忽略了經典文學作品。因此杜教授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將戲劇、朗誦、講評等一系列藝術形式融入到課堂中去。這“變革”有效改變了傳統課堂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積極參與課程的局面。
雖然一開始,同學們在面對新形勢的上課模式時,心中都有些擔心,因為需要花大量時間準備才能夠做好課堂展示。但是在杜老師的堅持和鼓勵下,隨著時間地推移,課程有序進行,大家都熱愛上了這獨特的課堂。
“我們當時在上外國文學課時,杜老師要求我們自己組成小組,在課堂上表演外國文學經典劇目。我記得那時我們三個同學一起演了莎士比亞《奧賽羅》中高潮的一幕,我覺得又有趣又緊張,雖然中途笑場忘詞了,但是還是很努力的表演完了。”110411班的吳林鴻同學在回憶起大二杜老師給他們上的外國文學課時說道。
“為了準備這個表演,我們先看原著,再看由原著改編的電影,把其中角色的臺詞都記下來再進行刪減、反復排練。這么一來我們對這部文學名著的印象和理解也就變得更加深刻了。”同組的陳東菊同學說。
杜老師課堂上除了名著表演還有對經典著作做專題研究的活動,同學們在選擇了一本書作為研究對象后,就開始認真閱讀,針對其中的幾個問題尋找資料進行研究,并在下一次課走上講臺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感悟。“杜老師的外國文學課充分調動了我們大家的學習自主性。因為很多專題研究都需要自己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信心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同學們面前,這就使我們養成了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好習慣,我們的閱讀量也大大增加了。”120411班的孫川同學說。
經典劇目的表演仿佛讓同學們置身于作品中,成為了劇里面的人物;優秀詩歌的朗誦,深刻體會了作者的心境,抒發了同學們內心的情感;制作ppt展示,更好地交流了同學的學習心得……這樣的成果,使杜教授的課堂教學改革有了收獲,也達到了她的初衷。
同學們通過文學課在紛雜的社會背景下沉下心來,閱讀文學作品,邁入文學殿堂。而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同時,分析作品傳遞的信息,感悟作者通過作品傳達的情感。此外,各種形式的表達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其他課程的能力,為日后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做了良好鋪墊。
學生記者:毛靜 黃美佳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