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
“孩子他娘,你看今天這飯菜的規格還行不?”
“不行,今天開始全家節衣縮食準備買房子!肘子不能吃,等俺孫子放學回來吃。花生米,給我把鹽粒吹吹,扒拉出來還能再用一次。這青椒炒肉絲……肉絲就不挑了,老頭子,給我把汁濾出來,我晚上拌飯吃。”
……
場景二:
小王子所訪問的下一個星球上住著一個酒鬼。訪問時間非常短,可是它卻使小王子非常憂傷。
“你在干什么?”
“我在喝酒。”
“你為什么喝酒?”
“為了忘卻。”
“忘卻什么呢?”
“為了忘卻我的羞愧。”
“你羞愧什么呢?”
“我羞愧我喝酒。”
……
這里是文學院陳曉珍老師《演講與口才》課堂的期末考核現場,而以上兩個表演場景改編自《武林外傳》和《小王子》,這樣有趣的形式只是《演講與口才》課堂上的“冰山一角”。沒有作業和試卷,用情景劇表演,把考試“演”出來,讓課堂“活”起來。“《演講與口才》課非常有趣。與其他課堂相比,這個課沒有課本和試卷,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主權,我們都很積極地參與著。”參加《小王子》表演的周樹格同學這樣告訴記者,“情景劇表演還使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劇本寫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得到了提升。在娛樂中學習,我們都很快樂。”
把情景劇表演融入課堂正是陳曉珍老師的創意。在教學中,她不斷創新,嘗試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說出來、演出來、笑出來。“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我能做到的是在學校教學要求下盡自己的能力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而情景劇表演正是能力提升的培訓場。表演一場情景劇,需要學生們相互合作,以成果的形式展現出來。其中,我會對表演的創意、肢體表現、發音情況進行打分和評說,嚴格學生的措辭、語音、語法,在娛樂中更注重學生能力的鍛煉。”陳老師如是介紹她的課堂。動畫片復現、配音表演、電影重現、歷史劇或傳說改編等,都是在此課堂上出現過的,寓教于樂,在這里完美地演繹著。
正如學生程暢燦對《演講與口才》課堂的評價:在沒有課本束縛、自由發揮的同時,學到了時尚有用的知識,如婚禮主持辭,繞口令,在鏡子前訓練形體,手勢在各個國家的不同含義……老師愉快地教,學生愉快地學,《演講與口才》課在學生中獲得了一致好評。
“《演講與口才》課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改進。”陳老師說道:“由于我的專業限制,對于情景劇表演我會集中在文本寫作和口語表達上,形體訓練較弱。且這門課課時少,學生們常常會感到‘意猶未盡’。之后,如果能與形體訓練專業老師加強合作,請他們來指點學生的形體訓練,這樣就更利于全面地培養學生,課堂也會更繽紛。”
學生記者:汪淑英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