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系教工黨支部現有黨員23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15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2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近年來,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凝心聚力促發展,在學科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獲校支部建設創新獎,近日,被評為湖州市基層黨組織“閃光言行之星”。
創先爭優,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
支部黨員心存遠志,按照“國內一流、國際接軌”的目標,早作謀劃、追求卓越,從平臺建設到團隊凝練,從項目申報到成果積累,一步一個腳印,業績突出。近三年,水生生物學和水環境學科建成省重點學科,成功申報省科研創新團隊和省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各1個,建成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與開發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1個、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獲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在水生動物營養調控與飼料、魚類繁殖育種、環境友好型水產養殖及水環境修復技術等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0年以來,先后成功主辦了全國水產青年學術年會、全國大宗淡水魚營養與飼料學術研討會等全國性學術會議,擴大了學科的影響力,提升了業內地位。
支部黨員事業心責任心強,全身心投入學科專業建設,舍小家顧大家,有些黨員甚至達到了以校為家、廢寢忘食的地步。如: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吳成龍博士,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人,新婚不久,恰逢申報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上日??蒲腥蝿辗敝?,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那段時間他和家人商量后干脆把床安在了實驗室。目前,他還主持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省淡水養殖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自選項目1項等。他說很享受這種拼搏的感覺,話語間充滿著創新創業的激情和樂趣。
發揮專長,服務地方取得新進展
黨支部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支部成員先后成功開發了太湖白魚、淡水青蝦、血鸚鵡、花魚骨等名優魚蝦及觀賞魚類,為南太湖富營養化水域的生態修復技術集成、杭州灣濕地水生動物種群管理與評估等提供技術指導。與湖州荻港徐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簽訂橫向技術服務合同10個,總計200萬元,建成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4個,在青、草魚高效環保型飼料研制與開發以及淡水青蝦、中華鱉等池塘環境友好型養殖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中取得了明顯成效,相關技術推廣應用面積達15000畝以上,為合作企業治污減排新增效益2000多萬元,社會經濟效益達2億元以上。
今年,系主任邵朝綱博士赴德清縣掛職,兼任縣“五水共治”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該項工作的考核和協調。他說“縣里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農業局、環保局、水利局和城建局等職能部門實現聯動,希望能在水資源生態修復等工作中發揮自身優勢,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好服務”。暑期,多名黨員教師將指導多支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農村開展治水宣傳和“水產中國”調研,為“五水共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立德樹人,人才培養取得新成效
黨支部堅持育人為本,制定實施導師制,組織開展“五導工程”和“生命之光”專業成才系列活動等,服務于學生成長成才。近三年,支部黨員指導學生在科學研究、學科競賽和考研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指導學生考取浙江大學等重點院校研究生61人,指導學生獲省大學生生命科學實驗技能競賽、浙江省挑戰杯競賽等省級競賽獎項一、二、三等獎50余項,指導學生公開發表論文35篇,指導學生申請國家專利106項,指導學生專業暑期社會實踐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全國行業實踐類一等獎。
支部成員搭建科研平臺,吸納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申報科研立項,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營造了濃郁的學術氛圍。今年以398分考取浙江理工大學的蘇群舒同學滿懷感激地說:“這里有最好的科研氛圍,這里有最好的指導老師,它讓我無法懶惰,我只得選擇奔跑和堅持,真心感謝大家四年的關心和幫助!”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