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攻堅•科研篇(1)物理學科國家基金獲取成標桿
在今年的國家基金項目立項中,我校省重點學科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及?!?+3”重點學科物理學又獲批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這已經是該學科連續6年斬獲國家基金。
在過去6年的校“2+3”重點學科建設中,物理學共獲得19項國家基金,覆蓋近一半學科成員,且獲得項目總數超過同期其他所有我校在建學科,為全校最多。作為一個在總人數上相對較少的學科,能獲得如此成績,依靠的是成員們多年的艱辛探索與不懈努力。
人才引進:高舉“人才強?!逼鞄?/strong>
2002年,我校理學院組建成立。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學科發展方向不明確,物理學成為薄弱學科。于少英教授就是在這一年出任理學院院長,并成為物理學科的“領軍人物”。來校不到兩個月,于少英教授就帶領團隊將“理論物理”成功申報為省重點扶植學科,并于2004年順利升為省重點學科。2007年,她又牽頭成功申報“物理學”省重點建設專業、“省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使理學院很快成為學校教學、科研的一面旗幟。同時,學科堅持高標準引進人才,吸引了沈彩萬、李慶峰等專家來我校,為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李慶峰研究員是我校物理學科發展的核心人物,是我校2008年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他先后入選錢江高級人才(省特聘教授)和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選;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基金4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SCI收錄;從2009年起至今擔任?!?+3”工程物理學科帶頭人;一手創設了湖州師院“物理沙龍——Tea Time” 。
但李慶峰并未滿足于此,還在不斷求索?!霸谏蠈W期,我們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引進了孫宇梁博士以加強和國內從事相關實驗研究院所的聯系,從而使我們的核口學科隊伍更齊整,在國內也具有一定地位和知名度,國際、國內交流廣泛。下一步我們的重點工作是如何將此做大做強?!崩顟c峰說道。今年,在北京大學完成本科、碩士、博士學習,并赴芬蘭讀博士后的王小寶毅然來到我校工作,他坦言,選擇湖師院為的就是這個“冉冉升起”的優秀集體。此外,經他悉心培養5年(碩博連讀)的學生王永佳博士今年畢業后也決定留我校工作。在李慶峰的帶領下,“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成為全省唯一該方向的省重點學科,在我校建立起了一支結構穩定的師資隊伍,擁有先進實驗室,每年均獲國家基金。
迄今為止,本學科成員中共有正高職稱10名,約占成員總數的1/3,比例高于其他各在建學科。此外,過去6年,物理學科共引進11名博士教師,其中4名是海外歸國留學人員,現在已有一半以上獲得了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逐漸成為學科科研活動的“發動機”和中堅力量。
與此同時,研究生培養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經粗略估計,該學科已經培養或聯合培養超過20名學術型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研究生的培養不僅是學科生命力的體現,也是教師學術的延伸與拓展。通過這個完整的“教—學”模式,不僅切實保證了基金申請的高通過率,也有力支撐了基金項目的圓滿完成,為科研活動的良性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
學風營造:創建“物理沙龍——Tea Time”
近幾年,理學院物理學科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數不斷攀升,如何整合這支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主動性、創造性,是學院領導班子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自2009年起,由李慶峰、沈彩萬等博士一手創設的湖州師院“物理沙龍——Tea Time”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Tea Time”是一種形式“休閑”的學術討論會。每半個月的周三下午舉行一次,每次活動由兩位不同研究領域的教師先后主講,大家一起交流科研成果,啟發思路,尋找亮點。它采用每半年輪換一次的輪值主席制,迄今已有12名學科成員擔任過主席,提供各類報告180人次(100余場)。在這里,大家匯報工作,相互啟發,相互監督,相互促進,話題涉及統計理論物理、材料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非線性物理等。每年第一學期開始,學科成員都會在Tea Time上專門研究當年預申報的國家基金項目,大家出謀劃策,共同提高基金申請書的撰寫質量。
“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群英匯聚,圍爐論道”。參與“Tea Time”討論會的老師們紛紛表示,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探討嚴謹的學術問題,不僅使他們對彼此的科研工作有了更為詳盡和深入的了解,而且相互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增進了學科成員間的團結,提高了學科成員的大局意識,促進了學科間的融合互通。最近,為加強合作、深化研討水平,學科組又在各個二級學科內開展Seminar級學術研討會和成立MAT互助研究小組。
于少英教授總結說,長期在某一個專門領域內從事研究工作,除非有層出不窮的新鮮問題和廣泛的國際、國內交流,否則科研人員的研究興趣和動力就會逐步下降,而傳統學科方向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十分需要汲取其他專業好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學科間的相互討論和交流既可彌補這種不足,也能充分利用好我們現有的科研資源,節約科研成本。
接下來,參與“Tea Time”的教授、博士們將繼續拓展和學院內其它學系間的討論和聯合,進一步探索和校內兄弟院系間的合作與交流模式,為提升學校的基礎科研能力和水平作貢獻。
交流與合作:堅持“請進來、走出去”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方針,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學和科研團隊,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特色。“通過學術交流,不僅開闊了成員們的視野,也緊跟了學術前沿,為基金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創造了必備的條件?!崩顟c峰研究員表示。
過去6年,該學科共主辦、協辦國家級學術研討會9次(其中主辦5次)。2012年“第十四屆全國核結構大會暨第十次全國核結構專題研討會”在我校隆重召開,核物理學家張煥喬院士、李家明院士、張肇西院士以及來自國內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60多名核物理專家學者蒞臨我校。中國核物理學會核結構專業委員會主任孟杰教授表示此次大會與會的專家規模和層次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我校物理學科“請進來,走出去”戰略方針實施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學科組還邀請到英國牛津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開講。同時,依托學校“胡瑗大講堂”及物理學科的“Tea--Time”等平臺,共邀請了5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其中院士4名,外國專家7名。
另外,學科成員也積極外出進行交流,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學科組與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意大利、法國、芬蘭、波蘭、瑞士、英國等國及國內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學術溝通渠道。
學生記者:李文昕 汪淑英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