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德能雙修的新時代人才,激發師生追逐中國夢的熱情,外國語學院開展了“品君子之風,修君子之德”主題教育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參與,紛紛發表對對君子風度與淑女形象的的看法。
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夏秀琴表示,“君子”是高尚人格品德的代表,同時兼具文化、道德、理想、修養的品格,是有一定“境界”的人,在某些方面,“君子”是我們對完美理想人格的塑造,然而很少有人能夠當之無愧。但如果結合現當代對青年的要求看來,做個“四有”青年,可以讓我們距離君子更進一步。如今“謙謙君子”和“窈窕淑女”已經大眾化,因為每個人都在追求著。在我身邊就有一些令我感到敬佩的老師、學生,他們往往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并為之奮斗最終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擁有著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們更接近我心中的“君子”形象。“做人、做事、做學問”這三方面的深刻道理與哲思,我們都可以在中國的傳統文學中找到答案,我們要傳承好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努力向理想中的君子品格看齊,我想那時候我們會看到更多的“謙謙君子”與“窈窕淑女”。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沈衛表示, 自擔任輔導員的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認為將好的大學風氣定義成國學意義上所崇尚的君子之風是正確的。作為分團委書記,我在黨員的教育工作上堅持發展標準,嚴格遵守工作程序,早發現,早選擇,發現苗子,重點培養,嚴把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關,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使得學生不斷地加強思想政治方面的修養,不斷地培養起君子的風范;君子之風主題系列活動的開展,目的是讓當今的大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傳播、落實君子之風。我認為的君子是言語與行動上都稱得上是“老師”的人,即能作為楷模的那一類人,是道德高尚的典范,具備仁愛品格、做到“義”、奉禮尊賢、好學明智;就我來說,現在所謂的淑女除了古代女子的寧靜內斂、深明大義、高雅志趣、擁有高尚的情操和教育背景,完成自己的使命和承擔自己的責任之外,還應當擁有寬廣的胸懷、虛心求教的精神和善于聽從他人意見的謙遜之姿,并從中取長補短。如果當今的大學生做到了以上幾點之后,在入黨的政治修養方面則是過關了,也算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了,在我們學院男生數量少女生數量多的情況下,推崇“君子”以及“淑女”的形象是十分必要的!
外國語學院專業教師楊新宇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不奪人所愛。”“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自古以來對君子的評價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在我看來,總體可概括為兩個字“authenticity”和“responsibility”。一個所謂的君子必定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一個淑女必然是個對己負責,對人關懷的人。在現代這個社會,好人很多,但好人并不等同于君子。君子慎行,我真誠地希望外國語的同學們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君子之風”活動,嚴于律己,并從中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感悟。
外國語學院學生干部余沁認為在當今社會,符合當下時代風向的君子是指溫文爾雅,真誠善良,有高尚的人格,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懂得明辨是非,熱心幫助他人的人。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同時也是女生,我對“淑女”這一詞有著自己的看法。現在“淑女”的范圍已經比較寬廣了。當代的淑女即談吐大方舉止得體,思維行為習慣有特色、新穎而又不出格,有魅力、氣質、品位的女性。我身邊的謙謙君子和窈窕淑女還是很多的,比如輔導員李新霞老師,就時刻以微笑面對大家,舉止優雅從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外國語學院學生黨員鄭杰元表示,我所認為的君子首先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缺失,道德的滑坡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這種環境下依舊能夠堅守著自己內心良知的人,就是難能可貴的君子。對別人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關心,少一句諷刺,多一句贊揚,這些都是君子所為。 在保持這項最基本的品質之外,君子還應努力做到有擔當,有智謀。有擔當意味著君子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包括對國家、社會、家庭的責任。有智謀指的是君子要好學,好思,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希望“君子之風”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影響越來越多的湖師學子。
外國語學院20140512班班長張丹對于“君子”與“淑女”有著骨子里的熱愛與獨特的認識。在她的眼中,君子當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且行為端莊受人敬仰。而當今女大學生若能從儀表、談吐、舉止思想和行為習慣上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魅力,真正表達出女人的純潔、溫柔、真摯的人格魅力才能稱得上“淑女”。但是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當中,較遺憾的表示很難在自己身邊尋找到真正的“謙謙君子”以及“窈窕淑女”,這一癥結也是當下值得反思與總結的。
外國語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陳玲認為,在大學校園里,一個真正的君子必有君子之風,即他應該具備坦蕩、勤勉、寬容和感恩等優秀品質。當然,君子之風不只是男生的專利,作為一個女大學生,同樣也可以擁有君子之風。首先,要坦坦蕩蕩做人,即體現在對同學坦誠相見,同時營造一種尊師重教,尊重學術的氛圍。其次,學校里的學術和圖書資料豐富,更應該勤勉,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優秀人才。再者,寬容能使我們更加心胸寬闊,一句“謝謝”就能讓我們心情舒暢。最后一點,那就是感恩,大學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和引導讓我們學到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做人做事的準則,我們應該對他們懷有感恩的情懷。當代大學生想做一個真君子,一定要為“大學夢”而努力奮斗,進而要為實現“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訊員:馮麗輝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