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這杯水要自己去調,在其中放些音符,放點美味,放份墨香,放跑苦悶,釋放出清香與精彩。有這樣一個人就是選擇了如此生活:以學前教育為音符,以教書育人為墨香,以義工工作為美味。十二年,行走在黨員、教師、義工的路上,艱辛與幸福相伴。她就是我校優秀共產黨員、教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系主任王云霞。

擁有幸福感的“管家婆”
“想起那句老詞:時光荏苒。2002到2014,匆匆十二載,一路走來,也算苦盡甘來。”王老師感慨地談起來到師院的十二年。我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熟,王老師功不可沒。從2002年來到師院開始,王老師就負責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申報、培養方案制定和專業建設的各項工作,先后完成了專科新專業檢查、本科新專業檢查和本科省級新興特色專業的申報工作,為我校學前教育專業早日走向省級新興特色專業夯實基礎。
“管家婆”是王老師幽默的自稱。從專業萌芽時期的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基地創建等到步入正軌后的瑣碎工作,如學生見習實習的分組、帶隊老師的安排等,王老師都親力親為。“把專業發展作為自己的工作重心,無論是專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還是專業建設的瑣碎工作我都沖在前面,從不推辭”。最近的學生見習開始展開,細節問題比如聯系方式錯誤、分組安排有誤、幼兒園聯系溝通等,王老師都一一處理妥當。
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艱辛的,只是事后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么幸福。“學前專業從我手中發展壯大,十二年了,說不辛苦其實都是假的。個中艱辛酸楚只有自己知道,有的時候真的想過放棄,可是咬咬牙,也總算挺過來了,畢竟我還有并肩作戰的領導、同事、學生等。我是一名黨員,奉獻服務,我一直銘記于心并且付諸行動。現在想想,成就感、幸福感遠遠超過了這些年的辛苦。”王老師微笑著說起十二年來的心路歷程。
愛管事的“媽媽”
“教師是一份良心職業。作為教師,對學生必須要‘管’起來,盡管‘管’多的當下可能會受到學生的冷遇和不理解。不過,既然教書育人是我的工作,我必須做到對學生負責,無愧于心”,王老師講述課程教學時說,“也許你對學生嚴格要求,在學生時期他們也許會記恨、討厭你,但是真正畢業了,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會明白和理解當初你的良苦用心。這樣,我也就很滿足了。”
每次學生上交的作業,都要一遍又一遍的批改,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王老師的工作量無形間增加了,可她卻從不間斷,不是不累,是對于學生的負責。“王老師是嚴格、負責的老師。對待我們的作業、課堂、師范技能等都一絲不茍。”學前教育專業蔣倩倩同學說,“同時她又細心負責。就拿這次實習來說,王老師為我們打點好了一切,和各個點的幼兒園溝通聯系、給我們開會布置工作、強調實習期間的安全等等。總之,王老師無愧于教師、黨員的稱號。”為了方便學生與她聯系溝通,王老師的手機一般是24小時開機,每晚11點以前差不多都是學生咨詢時間,她幾乎無暇做自己的事情。
“王老師是我們班公認的‘媽媽式’班主任老師。”剛剛畢業的2010級學生趙陳超這樣評價王老師,“我們非常愛聽她的課,她注重培養我們的探究能力,要求合作式學習。”例如關于一個題為《幼兒與小、中、大班孩子在社會性發展方面的發展水平》的課堂討論,王老師沒有選擇直接告訴學生研究結果,而是讓學生以多人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討,最終自己得出答案。“也正是王老師四年都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我們的實踐探究以及教學能力,對于畢業找工作的我們來說獲益良多,因此我們班的考編率在學院里也是遙遙領先。”作為班主任,王老師和學生的感情深厚。去年國慶假期,班里不少同學都特意回到母校看望她。
無私奉獻的義工
為了將正確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傳播到整個社會,王老師還做起了義工。但凡社會各種機構請求予以支持的活動王老師從不推辭,并且全力以赴。例如電視臺有關學前兒童教育的節目,只要來找王老師,她都會精心準備,積極參與。其它如婦聯、優生站、早教機構甚至社區邀請的各項教育義工活動她都積極參加。這些活動都是義務性的,王老師做這些,也正是出于對學前教育的熱愛。“學前教育教師不僅是我的職業,更是我的事業,值得我去為之奮斗奉獻。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其中,讓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地更好。”
考慮到家庭教育指導在提高教育質量中的重要作用,王老師還積極加入了湖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并主動赴杭州參加了家庭教育指導培訓。作為湖州市婦聯推薦的19樓智慧家長欄目論壇的咨詢專家,王老師每天都會去關注家長需求,發貼指導家長的教育工作。這項義工工作雖然難度不大,但耗費時間較多,然而王老師一直堅守在那里,與家長們“津津樂道”。
“只有奉獻過的年華才是最美好的年華,慢慢地,我會老去,我不希望未來的我會討厭現在的自己。所以我選擇堅守奉獻,無愧于心。”王老師這樣講述做義工的原因。
學生記者:曹曉麗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