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上半年藝術學院教師韓超獲得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之后,10月份,魯海峰、范斌、毛云崗三位教師又獲得3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本次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藝術學院共有5位教師申報,其中3位立項,申報成功率為60%。另外,全校今年共立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包含后期資助項目)15項,藝術學院占全校1/5比例。
近兩年,藝術學院在科研項目上取得了重大進展。自去年以來,藝術學院共取得省部級項目5項,是過去歷年的總和,而其中僅今年一年便取得了4項省部級項目立項的成績;共取得市廳級項目26項,更是過去五年總和的兩倍。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學院一直強調學科建設為龍頭,科研教學并重促進學院工作全面發展。而我們學科建設的抓手便是項目的申報、高質量論文的發表以及藝術的創作與表演。”談及藝術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藝術學院院長汪洋提到了學院堅持的“兩條腿”走路方針。“其實藝術學院是比較特殊的,大家都知道搞藝術的一直以來更重視的是創作與表演,這是藝術的本體,也是藝術實踐的主體,所以這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條腿’;另外便是藝術理論的研究,即圍繞著藝術創作和表演而進行的理論研究,這是另外‘一條腿’。”由于藝術學院教師的觀念一直強調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因而忽視了藝術理論的研究,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一條腿方面是有所欠缺的,而這也引起了學院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特別這三年來,我們圍繞學校學科建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并結合藝術學院的實際情況,積極調動每位教師的科研積極性,避免出現‘一條腿重,一條腿輕’的局面。”汪洋認為,一個高層次的藝術學院應該是理論與實踐互為并重,科研與創作齊頭并進。
藝術學院為調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實施“多方面,多人數,分層次”項目申報戰略,即:拓展項目申報渠道;組織更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參與申報;按層次組織團隊攻克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項目。創建了一個“人人皆能科研、人人皆愿科研”的學術氛圍。
“學院領導十分重視省部級課題的申報工作,從選題到申報,時時顧問關切。學院辦公室對課題項目的申報、組織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時發布信息,有重點有選擇地邀請各學科專家來校交流,通過學術交流為老師搭建社科研究平臺,提升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申報高層次課題的能力。近幾年,學院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整個學院有了較好的學術研究及成果積聚,而這些都帶動了整個學院的學術氛圍。”作為省規劃項目主持人的范斌老師認為這樣的學術氛圍為他的科研項目積極申報并成功立項提供了很大幫助。
這兩年藝術學院的科研成就呈現如此良好狀態,其中“引進來,走出去”方針的確立起到了極大影響。學院兩年來引進博士5人、碩士4人,考取博士2人,師資學歷層次大為提升,并且分專業創設博士工作室,成立藝術設計研究院,推動組建更強的學科建設團隊。學科內部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務院學位辦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指委委員、博士生導師李超德等多位專家前來講學,組織教師舉辦專題講座,派遣教師參加學術會議,教師科研熱情和團隊合作意識大為提升。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魯海峰坦言:“在藝術設計研究院試運行期間,我們學院所組建的研究團隊通過這個平臺,已經獲得教育部項目2項、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1項、市廳級項目5項。可以說,正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讓教師科研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更大提升,也為各類項目成功立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下,藝術學院不但在科研項目的申報上取得新突破,在藝術創作和表演上也取得優異成績,兩位教師在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聲樂比賽中獲獎,去年三位教師的4幅作品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學生記者:陳穎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