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農村發展研究院蔡穎萍博士的論文《家庭農場生產行為的生態自覺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全國家庭農場監測數據的實證檢驗》,在一級期刊《中國農村經濟》2016年第12期發表。該論文是校長張立欽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以湖州市為例”(編號:16@ZH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該篇論文的核心思想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農業政策的新目標,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迅猛發展,正在成為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它們面臨著承擔起實現農業政策新目標的主要任務。論文以全國1322個家庭農場為樣本,用是否采用測土配方施肥、畝均化肥施用量和畝均農藥使用量是否比周邊普通農戶少、是否選擇秸稈機械化還田和是否采用節水灌溉作為變量,對家庭農場生產行為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農場的生產行為已初具生態自覺性;農場主受教育程度、接受過培訓以及從事農業規模經營的年限、加入合作社、被評比為示范家庭農場、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擁有注冊商標等因素對家庭農場生態生產行為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政府應當重點扶持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在政策上提供指引,激勵其選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行為。
《中國農村經濟》創刊于198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是中國有關“三農”問題研究的高水準的學術期刊。《中國農村經濟》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文摘》(CABI)收錄期刊等收錄。在《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4)中,《中國農村經濟》的影響因子為3.183,在“農業經濟類”排名第一。《中國農村經濟》是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的100種重點期刊之一,多次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評獎中獲獎。2012~2014年,《中國農村經濟》被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由清華大學所屬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和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設立)連續三年評為當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據悉,2016年農村發展研究院深入貫徹落實《湖州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繁榮計劃(2012-2020)》,牢固樹立科研成果導向,先后獲得國家農業部經管司、國家農業部農研中心等課題20余項,在《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經濟學家》、《財經問題研究》等一級、重點CSSCI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即將公開出版第一本《湖州“三農”發展藍皮書》,喜獲湖州市第十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一項,為重點基地打造、更好地服務湖州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通訊員:楊國慶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