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在校園里,師生們都會發現各個學院教學樓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等標語,在學術廳、會議室、教師辦公室、門廳、走廊、樓道等多處地方都有這些標語,而且形式多樣,有的是書法、有的是文化墻、有的是圖片……據了解,這是學校和各二級學院學習貫徹省委書記夏寶龍在全省高校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的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教育理念的具體表現。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尹懷斌表示:“‘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是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根本要求,是高校教師職業責任擔當的根本遵循。學校及各二級學院高度重視‘三個四’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自覺踐行,對于我們進一步明確‘立德樹人’這一高校立身之本,切實‘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提升育人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培育踐行好‘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需要我們深刻領悟教育事業的本質,需要我們堅持好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學生、深情關愛學生、全力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作為教師,首先要保證自己在專業知識上有較高的水平,在此基礎上也要注重科研的水平,要把最新的前沿知識告訴學生。當然,道德也是最基本的,在平時也應該注意關愛學生,教他們學會尊師重道。”理學院孟慶欣教授如是說。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孟老師認為:“我們應該要當好‘引路人’,要注意引導他們,對于大學生而言,老師該做的并不是強迫,而應該培養他們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事情中。學生就好比是一棵棵‘小樹苗’,我們應該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積極地引導他們,這樣他們才能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
醫學院輔導員沈俊良更是細心地說明:“在新時代環境下,‘四個引路人’新標準的提出很有必要,高校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責任,必須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真正成為學生的‘四個引路人’。而且,‘四個引路人’的新標準,要求教師實現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的全面轉變,就醫學院而言,每一名教師都必須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也應著力提升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督促學生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此外,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將與學生一起相伴成長,在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真正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書法家王海華老師日前揮墨謄寫了“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多幅書法藝術作品,希望“將宣傳的教育理念與藝術相融合,使全校師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身為一名教師或者是未來教師的使命感。”為了引起師生對于藝術美的更多共鳴,王海華老師采用了多種書寫形式,如有扇面的形式,是借鑒唐五代書法大家楊凝式《韭花帖》的章法,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縱橫恣肆,變化無窮,掛在辦公室顯得精致美觀。同樣的內容也因為不同的字體顯出不同的韻味,為藝術學院而作的就偏重行草,奔放自由、天馬行空;寫給體育學院的就線條剛健,蒼勁有力;獻給理學院的就著重楷書,更加嚴謹。
作為理學院的黨委書記,王海華老師對此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理念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理念讓我對自己的責任有了新的思考,無論是自己當老師的原因還是動力,我都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尤其是在謄寫了‘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時,我靜下心來仔細體會更為震撼。我個人認為‘四有’、‘四個引路人’為全國教師指明了今后前進、努力的方向,而‘四個相統一’特別是‘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結合這一點需要每一個高校教師好好體會。”
此外,“三個四”教育理念也在學生之間引起熱議。
教師教育學院小學教育的劉威同學表示:“深入學習‘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要求,能夠為未來從事教育打好基礎。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尤其是在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并不斷堅定,引導他們追求真善美。俗語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必須自己心里有陽光。我相信,教師常懷一顆仁愛之心就能以此點燃學生的智慧之花。作為一名準教師,我要嚴格要求自己,朝著‘教師’的目標不懈努力。”
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包家毓說:“作為一名理科師范生,我認為這些要求的提出,不僅僅是給老師們設定了一個目標,也是對我們‘準教師’的一種要求。‘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以及‘四有’的提出,讓我對未來努力的方向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劃:首先,要有理想和基本的道德素質,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做好表率;其次,在貯備的知識上,要注意專業性和時代性,要跟上發展的步伐;最后,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提升自己整體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黃洋認為:“‘四個相統一’是新時期黨和國家對于教師隊伍賦予期望和要求的反映。身為一名師范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深刻領悟‘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并且端正言行,提煉自我,才能夠在未來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戴夢嬌面對學校“三個四”的宣傳教育感觸頗深:“學校里掛出的標語,我覺得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第一次看到‘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標語時,甚是不解,于是就會自己去查,并且知曉其中的道理。而且標語出現在校園各處,所謂‘不會作詩也會吟’,看的多了,就容易記在心里了。”
目前,我校掀起了一股學習“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熱潮,肩負培育未來教師的老師們努力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而身為準教師的師范生則努力學習教育思想,共同為新時期的教育環境努力著。
學生記者:江雨芬 俞佳慧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