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校領導班子在明達樓502會議室開展“廉潔自律”“全面從嚴治黨”“擔當作為”專題研討會。會上,紀委書記朱鴻,副校長馬志和,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杜寧分別作了發言。會議由校黨委書記金佩華主持。
會上,朱鴻表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抓好廉潔自律就要從修身立德這一立身之本,從政之基做起。作為一名高校的領導干部必須要牢牢堅守三條底線。一是堅守政治底線,以從嚴從實的態度,嚴抓真管的韌勁搞好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二是堅守用權底線,要堅持掌權為公、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三是堅守職責底線,要強化主動擔當意識,在平時的工作中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在重難急險任務面前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不辱使命。朱鴻強調,為政之要在于廉潔,廉潔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要努力做到“四慎”,一是慎初。要健全有效預警機制,對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及時早扯袖子、早打招呼、早敲警鐘。二是慎微。小節失守,大節難保;小洞不補,大洞難堵;不慮于微,始貽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要把小事放到大業、小節放到大局中去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三是慎獨。要在遠離組織、無人監督的時候,在臺下、在家里、在八小時以外都能管好自己,保持“慎獨”的境界,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四是慎終。作為領導干部,隨著地位的不斷提升,權力的不斷擴大,環境的不斷變化,面對種種誘惑,要具備持之以恒的堅定信念和慎終如初的自律能力。要不忘初心,善始善終,保持晚節,真正做到初終如一。
馬志和指出,從嚴管黨治黨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要通過在政治、思想、制度、紀律、作風、反腐等方面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形成敢管敢治、嚴管嚴治、長管長治的黨建新生態。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堅持責任意識、注重問題導向、深化標本兼治,把“從嚴治黨”的要求長期堅持下去,以高質量的黨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馬志和強調,從嚴管黨治黨必須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把加強政治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推動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要強化政治建設,把理想信念的旗幟高高揚起,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地站在管黨治黨、意識形態等工作第一線。要認真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處理好組織和個人、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等重要關系,營造民主討論的良好氛圍。強化執行力建設,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促進和維護團結統一。馬志和認為,從嚴管黨治黨對領導干部既是嚴管也是厚愛。要筑牢“防火墻”,從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等各個方面嚴格管理;要念好“緊箍咒”,把咬耳朵、紅紅臉、出出汗等批評和自我批評方式常態化,切實解決好干部在作風和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傾向性問題和潛在性問題。
杜寧表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高校的使命和擔當,高校應義不容辭地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文化方面、在引領社會文化發展方面都肩負特殊的歷史使命。杜寧指出,我校在發展過程中凝練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包容求新、博雅篤行”的師院精神,要將師院精神轉化為推動學校發展的內生動力,樹立良好校風、學風、教風和管理作風。要把“明體達用”的校訓落實到教育教學各環節中,發揮校園文化的聚集和輻射作用,用積極、健康、先進的思想文化引領社會風尚,傳承創新地方文化,主動服務湖州文化大市建設。要建設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品牌,建立文化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文化傳承創新。杜寧強調,擔好文化建設重任,一是要實施好精神文化熔鑄工程,發揮校訓及師院精神的育人作用,加強教風、學風和機關工作作風建設,推進本校文化建設,加強全面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二是要實施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發揮典禮和節慶文化作用,加強傳播文化品牌建設。三是要實施好學術文化繁榮工程,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完善學術制度規范,引領社會文化發展。四是要實施好校園景觀文化提升工程,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美化環境文化,建設文明和諧校園生態環境。
記者:呂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