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繞,翠竹搖曳,滿眼蒼翠欲滴;潺潺小溪,高低村落,一臉幸福洋溢。”這是大家來余村后談起的最直觀的感受。
安吉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誕生地,為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效果,激發青年學生“四史”學習熱情,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校內課堂與社會課堂有機結合,近期,學院組織第九期黨校學員赴安吉余村進行參觀學習,并結合專業特色呈現了一堂生動的現場微課。學員們實地感受了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通過沉浸式的教育方式,將兩山理念與思政專業相結合,把理論教育變得更加立體生動。

在余村,學員們相繼參觀了文化禮堂、余村黨建文化廣場、院士林等“兩山”理念的重要見證地,深刻了解了余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態經濟發展歷程;觀看了“堅定‘兩山’路,奮進新時代”的專題紀錄片,
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論的深刻內涵,體會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生動實踐。在余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廳和礦山遺址,三位黨校學員結合前期的黨史學習和余村的現場感悟,進行了別開生面的“兩山”理念青年說的現場微課。黨校學員沈嘉軼帶來一場“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的主題微課。她以余村的發展脈絡和實地感受,引導在場學院深刻體會余村作為中國新農村的縮影,揭示了中國農村偉大變革的光明前景。接著,學員周義瑾、陳盼盼分別以湖州英雄人物代表王偉、屠守鍔的光榮事跡和建黨、建國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百年崢嶸黨史,鼓勵同學們勤勤懇懇學習專業課知識,踏踏實實提升專業技能,練就過硬本領,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使命。
微課后,“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初心從未有改變;百年只不過是考驗,美好生活目標不斷實現……”的歌聲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前陣陣回響,現場所有學員集體合唱了一曲《少年》,聲音嘹亮,氣勢恢宏,歌聲中飽含著他們青春的朝氣和對踐行“兩山”理念的堅定信念,也彰顯出了當代青年對生逢強國時代、肩負強國使命的責任與決心。

歌曲演唱結束后,學員們還開展了繞村健行活動。所有師生踏著余村的絢麗春色,找尋習近平總書記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足跡,來到了“礦山遺址”,過去塵沙遍地的“窮山惡水”景象已然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好田園風光。黨校學員朱曉宇同學表示:“通過此次的實地參觀和現場黨課,我不僅深刻感受到了當地村民對當前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也感受到了“兩山”理念在安吉的成功實踐,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責任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出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行走的微課——‘兩山’理念青年”,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生態文明發展實景,一片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串聯起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以及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積極踐行“兩山”理念,不忘初心、接續奮斗的時代畫卷,引導當代大學生厚植愛黨、愛國的樸素情感,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前進的力量,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國。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