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壯闊波瀾,百年初心歷久彌新。在建黨百年華誕來臨之際,我校充分發揮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優勢,積極組建黨史學習類實踐團隊,來自不同學院的500余名青年學子踴躍加入,在實踐中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與內容,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黨史文化映“格桑”,漢藏融合促團結
理學院“沐浴雙城陽光,情深反哺故鄉——格桑花的‘理’物”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西藏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好聲音,助力藏區老百姓學習了解黨史,促進民族團結。
團隊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緊貼群眾的黨史宣講活動,通過講故事、學表演、觀賞紅色電影等引導當地學生深入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樹立為祖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的理想;通過漢字游戲、聯誼、贈送香囊等活動,加強漢藏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通過觀看疫情相關紀錄片和防疫知識宣傳,加強安全意識,點燃愛國情懷。
1995年,根據中央部署,浙江省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那曲鎮援建了一所地直初級中學——西藏那曲浙江中學。多年來,兩地團結互助,融合交流,建立了良好友誼。自2017年起,湖州師范學院理學院一直堅持不懈,讓西藏生們將愛和知識帶回家。2021年,理學院學子邁出了第五次深入西藏的暑期實踐活動,誓讓格桑花再次綻放在西藏同胞們的心中。

學思踐悟守初心,凝聚力量擔使命
工學院“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暑期社會實踐團帶領同學們走訪湖州市優秀企業,把黨史宣講的小課堂開到企業中、車間里。
同學們來到浙江寶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企業黨員帶了一堂精彩的微黨課,分享了王樹聲大將拒禮、“渡江英雄”馬毛姐、抗日英雄林心平等黨史故事。聽完同學們的分享,部門主管楊建偉感慨道:“昨天我剛看了電影《1921》,感觸十分深刻,那么多偉大的先烈在建黨初期付出了血與生命的代價,才換來了如今繁盛的中國,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還參觀了生產車間,與公司優秀黨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拓展了專業知識,提升了黨性修養。實踐團負責人謝心媛感慨地說:“實踐出真知,只有切身感受和體會,才會對黨的思想有進一步地認識和理解。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激發出同學們永遠跟黨走,爭做時代棟梁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南丁格爾精神傳,救死扶傷先鋒揚
醫學院·護理學院成立了紅色南丁格爾精神青春實踐調研團,尋訪南丁格爾獎章的黨員獲得者,對19個省市108家醫院的黨員護士進行走訪。
浙江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鄒瑞芳奶奶是本次尋訪的主人公之一。成員們走進毗山腳下的康復醫院,簇擁在鄒奶奶的身邊,翻看著舊相冊,回憶過往。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鄒瑞芳用整整六十個春秋將黨員先鋒旗幟飄揚在醫療護理事業上。從開始參加工作,她便深知黨員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護士,要將自己奉獻給醫院,不要抱怨,要站在病人角度去更好地服務,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發揚南丁格爾精神。”鄒瑞芳表示。
湖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堅守前線杰出護士”吳萍也是同學們尋訪的對象。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護理工作者,她在疫情爆發期帶領湖州醫療隊前往武漢連續作戰49天,轉戰3個方艙醫院,發揮黨員的戰斗力,讓湖州醫療隊一舉成為省隊中的“先鋒隊”。
“我們身后有國家在支持著,有黨和人民在支持著,所以一定要把我們的黨員旗幟扛起來,把我們的黨員身份亮出來,把我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戰斗力拿出來。”吳萍激動地說道。

黨史故事“譯”中傳,民族使命內自深
外國語學院開展了“‘譯’心向黨,‘譯’聲愛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湖州、金華、上海、嘉興、貴州等各地紅色歷史紀念館為主要實踐地,以解說詞翻譯、譯文糾正、雙語黨史宣講為主要實踐內容,對外語標識語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實踐團以湖州市為中心,對浙江省內的紅色紀念場館等地的標識語英語規范化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發揮了同學們的專業知識技能,提升了紅色場館的翻譯水平,有助于進一步做好黨史的國際傳播。”實踐團帶隊老師祁瓊說道
目前,黨史學習教育在我校開展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持續升溫。接下來,師生們將繼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通訊員:吳建宏、陳樂真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