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千村故事“五個一”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千村故事”)課題組總結交流會在我校舉行。課題組總負責人、校黨委書記金佩華研究員,課題組負責人、“兩山”理念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景新教授,課題組成員、浙江農林大學相關老師參加會議。

金佩華對課題組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浙江省農辦及其他支持課題的單位與個人深表感謝。他表示,“千村故事”成果可以繼續凝練、修訂再版,下一步要謀劃我校與浙江農林大學校際間合作,形成校際團隊,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共同富裕主題,再打造千村故事的升級版,并對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評價體系建立等新課題展開深入研究。“千村故事”項目積累了不少文檔材料,要努力收全加以妥善保存,以便為后續研究提供更便利的一手資料。“千村故事”背后的故事很豐富,飽含著情懷和友誼,講好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王景新教授回顧了與課題組成員共同下鄉調研、全力研究的艱辛過程。他肯定課題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具有前瞻性。課題組應抓住二十大精神的學習時機,對已取得的成果重新審視、與時俱進、升華觀點。他還對課題的團隊組織方式、學術研究的方法論等創新之處作了獨特闡釋。
與會人員結合自身承擔任務的完成情況,談了切實體會。大家一致表示,《千村故事》叢書的編纂有著獨特的價值,其中的經驗和收獲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
“千村故事”課題介紹:

“千村故事”緣起于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探索。2003年6月,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強調:“要正確處理保護歷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系,對有價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風光進行保護、整治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2006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切實加強對優秀鄉土建筑和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努力實現人文與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2012年,浙江出臺《關于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若干意見》,全面啟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標志著浙江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為載體的美麗鄉村建設躍升到新的階段。
“千村故事”正是在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不斷躍升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創新實踐。2015年3月,在浙江農林大學中國農民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的建議下,按照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省長李強、省委副書記王輝忠、副省長黃旭明的重要指示,由省農辦牽頭、浙江農林大學組織實施“千村故事”項目。項目基于浙江省提出的“歷史文化村落”概念,涵蓋了浙江省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和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態村落與民俗風情村落。“千村故事”主要針對納入《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有數量和名單庫》(簡稱“庫內村”)的1237個村。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編撰一套叢書”的任務,形成10卷12冊,300多萬字;形成一個成果的任務,撰寫了《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與持續發展調研報告》,提出了《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現狀與持續發展建議》,出版了《浙江歷史文化村落社會經濟變遷研究》;“攝制一碟影像”任務,形成了與8卷故事相對應的8集故事片;“推出一館展示”任務,編制了《浙江歷史文化名村展示館建設規劃》,落實了展館場所。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