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浙江省媒介生物學與病原控制重點實驗室的李鵬講師在保護性農業措施對土壤固碳研究方面取得創新進展,以第一作者、我校為第一單位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區TOP,IF = 10.75)上發表題為“Global-scale no-tillage impacts on soil aggregates and associate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croplands: A meta-analysis”的研究成果。參與這項工作的還有生命科學學院的吳酬飛教授,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鄧建軍博士、李春楷博士、焦加國研究員和胡鋒教授,西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田善義博士,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趙根農藝師,長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蔣敏。

免耕作為主要保護性農業措施已被廣泛用作傳統耕作的有效和可持續的替代方案,并極大地影響了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土壤物理質量和有機碳動態。盡管一些研究報道了免耕對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和土壤有機碳濃度的影響,但土壤團聚體、團聚體相關聯的有機碳和全氮對免耕響應的潛在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過對全球91項農田生態系統研究進行整合分析,揭示了免耕對土壤團聚體及其相關聯的碳、氮濃度的影響機制。該項研究成果可為可持續農業生產提供理論支撐和科學指導。
論文信息:
Li P, Ying D, Li J, Deng J, Li C, Tian S, Zhao G, Wu C, Jiao J, Jiang M, Hu F. Global-scale no-tillage impacts on soil aggregates and associated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croplands: A meta-analysi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163570.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3021897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