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校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推動學校發展中涌現出一批“心中有夢、眼里有光、腳下有行”的師生員工。今起,【學習踐行教育家精神】欄目將聚焦在主題教育中立足崗位作貢獻的優秀師生團隊和先進個人,深入挖掘優秀事跡,以典型說話,用榜樣領航,凝聚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本期報道“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連紅杰:用心用情,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連紅杰,1981年9月生,河南安陽人,中共黨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現任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教學秘書,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4年,從事一線教學12載。先后獲評2016年、2018年、2021年度“平安校園”先進個人,2017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單位復評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湖州師范學院學科建設工作先進個人,2021—2022年度湖州師范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2023年浙江省“三育人”崗位建功活動先進個人。連續3年擔任浙江省教育廳輔導員崗前培訓主講教師,堅持從事湖州市青少年心理護航工作8年。

▲連紅杰老師
一見傾心,深入鉆研心理專業
連紅杰對心理學的熱愛源自2002年。在高考填報志愿中,他毫不猶豫地將心理學專業放在了前三個。當周圍同學問及為什么不選擇熱門的經濟、計算機、法學等熱門專業時,他的回答極其簡單——“看著有眼緣”。就這樣,連紅杰與心理學的緣分開始了。
剛開始接觸心理學專業課程時,連紅杰發現心理學理論是較為晦澀難懂的。他積極向老師請教理論知識,向學長學姐請教學習方法。大學學習生涯中,連紅杰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同時又積極投身學生工作,從入校之初積極競選班級負責人,到順利加入學院學生會,成為學生會部門的部長,最后晉級學院學生會主席,這些經歷都讓他更加熟悉學生工作,也為日后走上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崗位打下了基礎。
大學期間連紅杰堅持學業與工作并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基本原則,養成了自學的習慣。“當忙完學生工作后,我就會到自習室或者圖書館看書,查閱期刊文獻,以此來增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這樣的大學生活,雖然略顯單調,但卻十分充實。”連紅杰在本科期間連續三年獲評專業獎學金,多次獲評校級、省級多項榮譽。
“通過3年的學生工作鍛煉,我逐漸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優勢,變得更加自信了。”2006年連紅杰順利考取蘇州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

▲連紅杰指導研究生心理咨詢實踐
堅守初心,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在攻讀研究生期間,連紅杰積極報名參加蘇州市青少年心理發展中心熱線接聽志愿服務工作,接受相關督導訓練,并在導師的指導下認真強化與心理咨詢相關的實操性質課程練習。“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助人的成就感,以及家庭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影響。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我后來的就業選擇——從事專職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愿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呵護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入職湖州師范學院以來,連紅杰作為我校心理咨詢師,十四年如一日,做到24小時手機開機,365日天天在線,保持工作激情,甘做學生負面情緒發泄的“垃圾桶”。“心理咨詢師是最能觸及個人心靈深處的職業,是最能療愈個人心靈創傷的崗位,可以幫助學生走出內心的陰霾,向陽而生,可以引導學生與原生家庭和解,融洽親子關系,真正實現了助人育人的工作目標。”
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多年,連紅杰發現因健康狀況不良需就醫或因安全看護要進行家校聯動時,部分學生較為排斥,從而無法形成“家-校-醫”三方合力,問題長久得不到妥善化解,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學業造成很大影響。連紅杰堅持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化解學生的各項顧慮,曾在高峰期單日接待5名學生心理咨詢,咨詢時間超8個小時。面對全體在校學生,連紅杰堅持開展普查與定期排查,依托“校-院-班-寢”四級預警網絡對重點關注對象實施動態監測,年均更新記錄1700余條,妥善處置危機事件40余例,并獲評“平安校園先進個人”稱號。

▲連紅杰指導學生進行心理普查
多元育心,創新宣教活動形式
“創新是高效開展各項工作的必由之路,這既是時代對校園心理健康工作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考慮到當下的學生多為00后,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極為豐富,對宣教活動設計的審美要求起點較高,因此,連紅杰認為唯有創新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讓宣教活動入腦入心。
連紅杰始終堅持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努力實現讓不健康的學生健康起來,讓健康的學生更加健康。以“愛”為引,以“動”為核心元素,創設“愛在湖師,愛在‘520’”特色品牌活動,創新校園美圖打卡宣傳,以“美”潤心;組織有氧健身操活動,以“動”健心;組織廣場音樂會,以“唱”舒心;舉辦原創心理情景劇比賽,以“演”育心……各類活動不但幫助學生釋放了消極情緒,同時提高了自我心理調適能力與求助意識,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特色活動之一。經統計,各項活動年均參與學生達2.28萬余人次,并被學習強國、大學生在線等媒體報道。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連紅杰一直奉行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助力湖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從2015年開始,連紅杰就承擔了湖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師院站的場地維護工作,多次協助市里開展未成年人團體輔導以及上級部門檢查迎評工作。迄今為止,他一直是吳興區婦聯家庭講師團成員,進入社區和學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并擔任南太湖心航熱線志愿服務工作。同時,他發揮我校師資優勢,動員多名資深咨詢師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熱線接聽工作,多次代表在湖高校參與市政府組織的經驗交流座談會,分享湖師經驗、湖師做法。

▲連紅杰組織學生舉辦校園心理情景劇比賽
2023年,連紅杰被評為浙江省“三育人”崗位建功活動先進個人,面對這份榮譽,他表示:“此獎是對我們整個心理戰線工作的充分肯定。我只是代表大家接受了表彰,榮譽的獲得是整個心理團隊多年來奮斗的結果。它既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工作的動力,促使我與整個團隊成員更加努力地服務好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竭盡全力守護每一位學生的詩與遠方。”
大學生通訊社 學生記者:馮依倩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