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學生聯合會主辦的浙江省第十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落下帷幕。我校共獲得金獎4項、銀獎9項、銅獎14項,學校首獲優秀組織獎,主體賽金獎數量突破歷史新高。


在“挑戰杯”舞臺上,參賽團隊懷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信念不斷躬耕實踐,讓“11地市”“20年”“首創”等關鍵詞成為湖師青年接續追夢的生動標簽。經過層層選拔、反復演練答辯,最終4支團隊從全省105所高校35萬師生、412件入圍省級決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金獎。
在主體賽金獎作品中,經濟管理學院推薦作品《活態煥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實踐困境與發展路徑探索——基于浙江省的實地調查》以浙江省11個地市157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聚焦非遺知識產權保護的實踐困境與發展路徑,提出“文化DNA提取法”分離公有領域與創新收益等創新性對策,為非遺活態傳承與知識產權制度融合提供了理論和實踐范例。人文學院推薦作品《小工坊鋪就家門口共富路:富民增收的浙江實踐探索與路徑研究——基于浙江省11市1006家鄉村共富工坊調研》基于兩年實地調研和全省1006家樣本鄉村共富工坊數據,構建首個鄉村共富工坊數據庫,揭示其“縣域全覆蓋、類型全鏈條”的產業網絡特征。理學院推薦作品《鈣鈦礦半導體中光誘導電荷轉移特性的原位研究》針對鈣鈦礦薄膜界面載流子分離、缺陷調控及離子遷移抑制等機理尚不清晰的難題,開展了鈣鈦礦半導體中光誘導電荷轉移特性的原位研究。在實時揭示載流子傳輸方向與動力學演化的基礎上,構建并驗證了“制備—表征—光電器件—建模—機理”一體化研究閉環。紅色專項賽金獎作品中,人文學院推薦作品《“紅綠融合”的生態治理革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下余村黨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研究》以深度訪談、田野調查等方法,梳理二十年來歷任支書帶領余村由生態啟蒙到產業轉型再至組團共富的“紅綠融合”創新實踐。
自去年10月“挑戰杯”校賽啟動以來,校領導高度重視,副校長(主持行政日常工作)盛況看望慰問參賽學生。校黨委副書記丁敢真深入關心備賽情況,省決賽期間多次現場指導參賽師生,為加班加點、認真備賽的師生加油鼓勁。各二級學院和部門協同作戰,在作品孵化、選拔、完善、精進等各個階段全程投入不放松,組織多場專家講座、指導會,狠抓集中訓練營,保證參賽作品質量不斷提高。


“挑戰杯”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和創業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參賽范圍最廣的群眾性賽事之一,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的“奧林匹克”盛會。本屆競賽中,我校共有3723名學生報名參賽,539名教師參與指導,800件作品經過激烈角逐,最終25件作品入圍省賽。
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艱險越向前。學校將繼續緊扣“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迎接挑戰”的宗旨,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志向、有用、有為”的湖師青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湖師青年積極參與到火熱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浪潮中,在學術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再建新功!
主體賽獲獎名單
所屬學院 | 作品名稱 | 獎項級別 | 參賽學生 | 指導老師 |
經濟管理學院 | 活態煥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實踐困境與發展路徑探索——基于浙江省的實地調查 | 金獎 | 姚蘊桐、倪淑敏、陳雨悅、蘇晨瑤、余吳曄、林一龍、邵家逸、陳錦濤、徐佳瑤 | 李軍、穆方平、馬小龍 |
人文學院 | 小工坊鋪就家門口共富路:富民增收的浙江實踐探索與路徑研究—基于浙江省11市1006家鄉村共富工坊調研 | 金獎 | 李敏、謝宛臻、連碩、章依婷、王學鵬、周佳、林莊晨曦、許沁、戴西北、黃雅慧 | 陳偉揚、何小勤 |
理學院 | 鈣鈦礦半導體中光誘導電荷轉移特性的原位研究 | 金獎 | 沈佳奕、朱薇燕、陳佳欣、詹凱棟、陳澤宇、朱嘉銘、李楊月、任學成、石治力、孟晟洋 | 吳璠、蔡維超、李維征 |
教育學院 | “浙”里啟程向未來:留浙新生代的現實困境及對策研究——基于省內8地市525名隨遷子女及家庭的調研 | 銀獎 | 郭昊文、王子怡、徐雪盈、陳綺霓、蘭明銳、楊均宜、汪熙娜 | 王燕紅、沈衛、吳霜 |
人文學院 | “少年的你”:流動兒童被校園欺凌后心理困境及幫扶對策研究--基于浙江省調查數據實證研究 | 銀獎 | 潘毓淑、殷玥、吳哲貽、傅誠智、邱扉涵、洪嘉豪、尤嘉揚、陳愛潔、何雨杭、徐欣璐 | 方興、吳安迪、張美慧 |
藝術學院 | 璀璨文明,何以再現?——大運河浙江段遺產環境中的文化展示現狀調研及提升策略研究 | 銀獎 | 鄔佳妮、成潔羽、蔡琦、張天龍、鄭佳、邱靚澐、俞佳豪、胡敏、葉筱、邱燁雯 | 劉佳妮、魯海峰、毛琦紅 |
理學院 | 創“芯”破局--基于紅外光彈法的半導體內部應力檢測研發 | 銀獎 | 黃宇安、王月暄、張億蕾、黎楠、朱磊、劉穎姍、陳浩、林艾莉、曹圣川 | 張水強、徐子康、蔡維超 |
理學院 | 兩山理念視域下礦山綠色轉型的模式與路徑(從2005到2025)--基于對浙江省180座礦山的調研分析 | 銀獎 | 馬欣宇、魯旭穎、蔣益超、顧學明、徐蓉、羅方婷、劉丹妮 | 龔思、范超 |
理學院 | 數據驅動以解析長工時下的職場緊張危機 --基于湖州3542份制造業職工的實地調查 | 銀獎 | 魏昕愷、周玉婷、朱珞銥、李夢佳、邱可婷 | 宋濤、樓建林、蔡維超 |
工學院 | 主動型高效滅火微膠囊的研發 | 銀獎 | 涂溫婷、雍瑋、陳榮、曹怡林、文詩予、李秋萱、張筠竹、陳笑笑、葉雨涵、白文君 | 斯康、唐培松、馮祖闞 |
醫學院 | 隔空暗流,防褻未然:網絡時代未成年人“隔空猥褻”多維防護體系的構建 | 銀獎 | 朱聲濤、陳瑞瑤、錢佳昱、張怡婷、姜艷霞、查樂怡、嵇佳怡、周圣藝、韓佳琪、張楚儀 | 張婷、鄭慶玲、董建新 |
安定書院 | 綠水青山映心田:“兩山”實踐何以重塑群眾的精神面貌--基于浙江省14地“兩山”實踐示范區三年深入調研 | 銅獎 | 孫旻、林映汝、婁李紅、俞家琪、馮宇容、胡唐潮 | 范超、艾志強 |
經濟管理學院 | 歸雁反哺 振興鄉村——新鄉賢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類型與機制研究 | 銅獎 | 袁遵葉、李鑫銘、毛楠、施喻萊 | 姜亦煒、周穎 |
教育學院 | 再造鄉村:政策驅動下青年入鄉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研究--基于浙江省6地市287名入鄉青年的實證調研 | 銅獎 | 陸熹、朱彥榕、蔡岳、顏晨、任語軒、馬楚瑤、吳辰煜、趙雨晨 | 方璽、陳偉揚 |
教育學院 | 空心村“變形記”:鄉村振興背景下“空心村”的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基于浙江省11市186個鄉村的調研 | 銅獎 | 徐陶欣、李楠、管淑怡、董夢倩、胡旭璐、葛臨、王紫睿、楊雨晗、孫鵬宇、張沈怡 | 沈江龍、沈露 |
教育學院 | 小屏幕折射大成長:社交媒體如何重塑浙江兒童的數字童年--基于全省11地市兒童的使用畫像與影響圖譜研究 | 銅獎 | 陳涵銘、何語婕、林家蔚、朱夢茹、馮趙蕊、周怡辰、章淑怡、邵席韜、張甜甜、應一茜 | 王超、褚靖雯 |
人文學院 | 銀齡教師支持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困境及對策研究——基于《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實施效果的全國調研 | 銅獎 | 喻樂、樊安然、鄭婭婷、雷欣欣、臧思怡、朱佳麗、申屠雨彤 | 方興、陳偉揚、趙樂 |
信息工程學院 | 種芯智選——種子質量檢測與精選設備 | 銅獎 | 陳俊溢、胡樹強、廖泉清、黃江濤、吳家偉、何孟波、孫澤宇 | 祁亨年、張初、何楷 |
信息工程學院 | 字脈傳承:AI驅動的中文數字化賦能文化傳承 | 銅獎 | 忻秋一、葉佳斌、祝紫穎、范傳浩、王翊行、楊浩、林璐、朱曉蓉、曾剛、韓維藝 | 祁亨年、郎青、曹岳雯 |
醫學院 | 智肽破譯——五肽重復蛋白調控大腸桿菌致病及耐藥的多維機制研究與靶向干預探索 | 銅獎 | 陳曦、吳雨潔、柯詩怡、張瑜、胡華祺、孔懿、范淋琪、李雨潔、陳柯宇、商理奇 | 王阿鳳、劉鴻芳、林奕斌 |
紅色專項賽獲獎名單
所屬學院 | 作品名稱 | 獎項級別 | 參賽學生 | 指導老師 |
人文學院 | “紅綠融合”的生態治理革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論下余村黨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研究 | 金獎 | 沈雨田、王藝霏、喻樂、羅習文、肖怡寧、鄭婭婷、楊雪、周于、喬談、樊俏瀅 | 張美慧、譚珊 |
安定書院 | 循跡溯源二十載:安吉余村何以闖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路徑 | 銀獎 | 孫旻、俞家琪、周佳、徐蓉、許沁、陳雪燁、卿晴、曹圣川、邵俊輝 | 陳偉揚 |
經濟管理學院 | 鄉村振興的巾幗芳華: 解碼潞村女性“紅綠金”共富三重奏 | 銅獎 | 周燕、胡嘉誠、嚴琳、吳真真、吳雨晴、李瑩、余晨靜、鄭欣瑩、黃賽瓊 | 夏妍艷、周穎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賡續教育家精神,傳承中師生薪火 ——基于全國150位人民教師的實證研究 | 銅獎 | 陳可妮、黃伊雯、朱彥榕、嚴嘉怡、王馨蕾、阮雨晨、謝雅晴、王恩聰、趙雨晨、徐逸揚 | 張建慶、李秀娟、鄭曉鋒 |
教育學院 | 紅色搖籃育女杰,革命精神代代傳—基于湖郡女校精神口述史與新時代青年使命傳承研究 | 銅獎 | 薛倩雯、朱雨昕、谷立月、魯旭穎、胡宇涵、王敏、顧霄妮 | 沈露、沈衛 |
藝術學院 | 德清嫂的“楓橋基因”:基層治理智慧的賡續與新生 ——基于德清縣“德清嫂”團隊的調研 | 銅獎 | 普薪羽、黃未、趙雅軒、蔡似成、宋滋、姜月華 | 魯海峰、孫健、盧揚帆 |
信息工程學院 | 智繪共富知識圖譜,AI賦能鄉村振興 ——基于“兩山論”誕生地湖州168個共富村的調研實踐 | 銅獎 | 張敏薈、章怡涵、趙志成、孫贊、張顥齡、蔡明詩、宦苗、李金擂、樓宸辰、楊浩 | 曹岳雯、柏春美、齊珂悅 |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