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湖師,就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涌現出一些閃耀著奮進之光的師生,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承“明體達用”校訓精神,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接力續寫湖師人的光榮和夢想。校園網、校報和學校官微同步推出“點贊湖師人”欄目,鏡頭向下,聚焦一線,選出優秀師生團隊和先進個人典型,深入挖掘優秀事跡,以典型說話,用榜樣領航。今天推出《蘇菲:跨越文化之界 共賞京劇之美》。

2023年10月16日至31日,阿塞拜疆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學生、第十六屆中學生“漢語橋”阿塞拜疆賽區冠軍蘇菲(Sofia Garayeva)同來自全世界97個國家的168名選手一起進入決賽,參加了在北京和昆明舉行的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其中蘇菲斬獲獲世界中學生“漢語橋”決賽“最佳風采獎”與“天生我材”單場冠軍。
結緣京劇,她不懈學習中文
在來到中國留學之前,蘇菲生活在有大量華人聚居的印度尼西亞,這讓她對中國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不僅如此,蘇菲的爺爺是第一任阿塞拜疆駐華大使,他對中國的文化傳統有著深入見解。在孩提時代,爺爺會給蘇菲講述各種有意思的中國故事,并且蘇菲還能品嘗到眾多中國美食。在家庭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熏陶下,蘇菲對中國文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蘇菲最初接觸京劇是在2022年,“第一次聽到京劇的時候,我瞬間就被它深深迷住了。從那天起我就開始了解京劇,隨后便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蘇菲和京劇的不解之緣,在那一刻就已經種下。
在蘇菲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她感覺最難的是中文的聲調,比如四聲。“尤其是京劇里面的唱詞,它和大家平時所說的現代漢語完全不一樣。”蘇菲為了學好京劇,可謂下足了苦功,“我覺得沒有簡單的方法,唯有勤能補拙。我每天都要進行二三十遍的練習,這樣才能讓我熟練掌握。”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下,蘇菲不但能說出流利的普通話,而且能將拗口的京劇唱詞演繹得字正腔圓、清麗婉轉。

投身比賽,京劇唱腔放光彩
在阿塞拜疆孔子學院學習期間,蘇菲的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中國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的眾多老師都對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中文老師指正我的讀音,文化課老師給我們講述中華文化種種的獨特習俗,書法老師教授我們漢字的書寫,他們引導我學習,促進我成長。”課堂上老師們對知識的趣味解讀和拓展,既讓蘇菲對中國文化知識印象深刻,又讓她鍛煉了漢語交流能力。
2023年10月16日至31日,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北京和昆明舉行。蘇菲作為阿塞拜疆語言大學孔子學院的代表以及第十六屆中學生“漢語橋”阿塞拜疆賽區的冠軍,同來自全世界97個國家的168名選手一起進入了決賽。
19日至23日舉辦的“過橋積分賽”由“學富五車”、“文心雕龍”、“天生我材”、“身臨其境”四場項目構成。蘇菲一襲京劇扮相出場,其婉轉唱腔驚艷了在場觀眾,不負眾望奪得“天生我材”的單場冠軍。
蘇菲自踏上漢語橋決賽的征程伊始,就感受到了當地師生的熱情。憑借對京劇無比的熱愛和精湛演出,她從北京長城上的引吭高歌,再到大理一中的驚艷亮相,一舉斬獲本屆漢語橋決賽“最佳風采獎”,并因為出色的扮相,受電視臺特別邀約出席頒獎典禮的戲腔獨唱。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陳杰出席儀式,為中、小學生全球總冠軍頒獎并致辭。他在致辭中特別提及阿塞拜疆選手蘇菲,認為蘇菲作為年紀最小的京劇愛好者,生動演繹了自己的花旦角色,肯定了她和家人對中國文化的支持和追求,希望蘇菲未來能夠實現“京劇夢”,開辟人生新通道。
“比賽前一個月,緊張的情緒涌上心頭,但是經過充分的準備,我對我的表現也比較滿意。最后宣布我是第一名的時候,我非常開心。”蘇菲和她的京劇角色,一路乘風破浪,得到了跨越年齡段人群的肯定和鼓勵,這些都將成為蘇菲求學中文路上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和美好回憶。“這次比賽的成就給了我很多勇氣和自信,讓我決定更加努力地學習漢語,我以后的學習路程上就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同時我打算以后去中國留學。”

展望未來,傳播文化的使者
蘇菲來到中國后去往北京和上海旅行,隨后來到了湖州師范學院學習。“我在湖州師范學院的時間,讓我覺得特別充實和愉悅。在這里,我結交了許多的中國朋友,她們和我分享每天的趣事,幫助我學習中文,我度過了非常歡快的時光。”
在湖州師范的學習和生活成為了蘇菲來華經歷中最難忘的一段時間,在師院,她加深了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她比較兩國學生的校園學習,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和感觸,“在阿塞拜疆一般下午一點就放學了,而在中國我有時需要學習到晚上,在阿塞拜疆比較閑適,而在中國學習則比較緊湊。”在生活方面,在中國的一切都令她感到新鮮,生活環境生活習俗也與家鄉有所不同。
蘇菲說:“參加漢語橋比賽讓我收獲頗多,我會不懈努力,不斷提高我的中文水平,學習更多關于中國的知識。不僅如此,我還想成為一名中文教師,將中華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但我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我會勤奮治學,相信終有一天我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蘇菲這次得獎的經歷激勵了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們,她將中國文化的魅力傳遞給了更多的阿塞拜疆人。蘇菲在回到阿塞拜疆后給她身邊的同學朋友們看了自己在世界漢語橋比賽的視頻和圖片,分享了自己比賽獲獎經歷,在當地學校引發不小反響,她的經歷也激發了更多人對漢語的興趣。“現在我的許多朋友都想學習中文,我希望可以做溝通文化的橋梁讓更多的中國人和阿塞拜疆人相互溝通,也希望將京劇和中華文化傳遞給更多的阿塞拜疆人。”
大學生通訊社 學生記者:蔣翌瑤、王昊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