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探尋青年返鄉創業的實踐路徑,經濟管理學院“只此青綠”志愿團隊先后走進長興水口鄉、德清庾村、安吉杭垓鎮、南潯荻港村等地,深入創客中心、鄉村店鋪、文旅項目一線,用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用青春視角解碼青年與鄉村共生共榮的發展密碼。
調研第一站,團隊赴長興縣水口村,深入探訪青年返鄉創業實踐。團隊與基地主任丁潔及創業青年交流,了解到當地通過呇夢青創谷等平臺,結合紫筍茶文化開發文創產品、升級民宿產業,吸引超500萬人次游客,帶動多元經濟協同發展。盡管面臨資金與市場磨合等挑戰,青創谷仍為青年提供了創業緩沖期和實踐機會,助力鄉村振興。丁主任分享自身返鄉經歷,呼吁青年深耕特色產業,為鄉村注入持久活力。長興的實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調研第二站,團隊深入德清縣莫干山庾村,調研青年返鄉創業現狀。在負責人崔晶晶的帶領下,團隊走訪了“山海星慢集”藝術工坊,聆聽了創始人王千慧從服裝定制到寵物店,再到創立融合天文、藝術的多元品牌的創業歷程。團隊成員還參觀了庾村特色店鋪,感受傳統茶文化與非遺竹編的創新融合。庾村依托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通過政策扶持吸引青年返鄉,為鄉村注入新活力。實踐團深刻體會到青年創業需堅韌與創新,未來將開展宣講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調研第三站,團隊前往安吉杭垓鎮,調研青年返鄉創業的“山系”振興模式。團隊走訪了外灘5號咖啡店、小癮青山民宿和高地引力營地,與青年創業者李俊烈、黃操等交流,探索生態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學子們深刻感受到政策與產業雙輪驅動下,鄉村正成為青年就業創業的熱土,未來將持續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
調研第四站,團隊赴荻港漁莊開展調研。團隊參觀了研學基地、非遺陳列館及青創四合院,深入了解當地將漁桑文化轉化為研學資源與創業項目的創新實踐。荻港漁莊通過“一元青創合伙人”機制,為返鄉青年提供政策、資金和平臺支持,助力鄉村文旅發展。負責人倪威和姚淞呼吁更多青年加入鄉村振興,用專業特長賦能鄉村,共同書寫返鄉創業新篇章。此次活動為青年返鄉創業提供了寶貴經驗與靈感。
此次“只此青綠”實踐團隊深入湖州鄉村,見證了青年以創新思維激活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從紫筍茶文創到非遺研學,從生態民宿到天文藝術工坊,青年創業者正以多元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調研成果彰顯了政策引導與青年活力的雙向奔赴,團隊將持續傳遞返鄉創業的青春故事,助力構建“青年下鄉、城鄉共富”的新格局,讓鄉村振興之路因青春力量而更加寬廣。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