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踐行‘兩山’理念 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山東生態文明學院(東營市委黨校)舉行,本次交流會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研究智庫聯盟和中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聯盟主辦。

原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兩山”智庫聯盟顧問周建,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張拯,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原副主任,浙江省委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咨詢委專家委員、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我校“兩山”理念研究院/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兩山”智庫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副理事長金佩華,北京大學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郇慶治,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林震等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兩山”智庫聯盟理事長劉青松主持。
來自自然資源部、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亞太生態聯盟、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社會科學院、湖州師范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沿黃地市黨校等單位3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
金佩華致辭。他表示,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東營作為黃河國家戰略核心區域,近年來生態環境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他期待,與會專家能分享研究成果,總結發展經驗,為推動區域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張拯致辭。他表示,自然資源部始終將“兩山”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近年來通過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支持東營實施黃河三角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舉措,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提供了堅實支撐。在生態文化傳播方面,通過聯合制播《自然中國》等專題節目、開展主題日多元化宣傳、舉辦征文活動等方式傳播“兩山”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他呼吁,要加強智庫聯盟成員單位合作,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究,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際傳播,面向世界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
周建致辭。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取得顯著成果,但當前環境保護事業面臨諸多壓力,我們必須借鑒歷史經驗和教訓,持續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效益意識、效率意識、擔當意識、攻堅克難意識;尊重自然規律和科學精神,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在報告交流環節,顧益康、郇慶治教授,分別以“兩山”理念與“千萬工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播為主題作了精彩紛呈的報告。在分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兩山”理念踐行與幸福河湖建設、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展開專題交流。
交流會期間,發布“‘兩山’理念踐行二十載:東營共識”。共識明確了聯盟發揮思想理論策源地、戰略決策智囊團、實踐轉化助推器、社會共識凝聚者和國際合作紐帶五大作用,為深化“兩山”理念踐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支撐。此外,發布了《“兩山”理念20周年:20人談生態文明建設》圖書,該書全面回顧過去20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和進展,系統梳理“兩山”理念的思想內涵、轉化機制、實踐路徑和全球意義,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引。

交流會期間,“兩山”智庫聯盟召開了一屆七次理事會,會議聽取了聯盟秘書長楊建初關于聯盟近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通過了南京財經大學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山東省煤田地質規劃勘察研究院、南開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等3家單位為“兩山”智庫聯盟新成員,審議通過了《“兩山”理念二十載:東營共識》。
此次交流會不僅為“兩山”智庫聯盟成員單位搭建了理論交流與實踐對接的平臺,更凝聚了全社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共識與力量。下一步,“兩山”智庫聯盟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深化“兩山”理念研究與實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力支持。
通訊員:莫東坡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