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強耦合物理國際研究實驗室在冷原子與核物理交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universal expansion anisotropy from cold atoms to hot quark-gluon plasma”為題在Cell子刊《Newton》發表。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我校理學院李可副研究員,王福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其他論文作者分別為宋紅芳助理研究員、徐浩潔研究員和孫宇梁副教授。

該研究發現了適用于冷原子氣體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由于初始空間各向異性而產生的動量空間各向異性膨脹的普適標度律,及其類似于“隨機游走”的典型特征。該研究成果有效挑戰了描述相互作用系統膨脹機制的流體動力學范式,促進了該領域對各向異性膨脹機制的更深入理解。冷原子氣體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這兩個體系在尺度、溫度和物理原理上都存在巨大區別,該研究在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系統間搭建了橋梁。人們普遍認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是宇宙的最初始狀態,但相關實驗研究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基于常規實驗室條件的冷原子系統具有參數空間可以大范圍準確調節的優勢。因此,該研究成果檢驗了基于冷原子實驗系統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優越性,進而有可能推進對早期宇宙的進一步研究。
我校強耦合物理國際研究實驗室成立于2017年。在學校持續支持下,實驗室積極引進優秀人才,自主設計和搭建冷原子實驗科研平臺,開展冷原子與核物理相結合的實驗研究,推進與國際同行的廣泛合作,在國家級重點項目、省級國際化平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績。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