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由我校與(中國)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影視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人文學院承辦的“中國電影120年與電影中的抗戰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湖州,共同回顧中國電影120年發展歷程,探討電影中的抗戰精神及其當代價值。

11月8日上午,研討會舉行開幕式。副校長許垚致辭,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表示,湖州師范學院扎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始終堅持以文化人、以德樹人,重視通過影視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時代精神。本次研討會以中國電影120年為時間坐標、以電影中的抗戰精神為核心議題,旨在從光影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將銀幕中的抗戰敘事轉化為新時代“大思政課”的生動資源。
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會長、浙江大學吳笛教授通過視頻致賀,高度肯定我校在人文社科特別是影視與跨文化研究領域所作的努力,認為圍繞“電影中的抗戰精神”開展系統研討,有助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對抗戰精神影視表達路徑與國際傳播方式的認識。
本次會議學術召集人、(中國)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影視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我校傅守祥教授表示,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平臺,在回望中國電影一百二十年光影歷程的同時,通過對抗戰題材影視作品的再闡釋與再研究,推動學術研究與思政育人同向同行。
在大會主旨報告和分論壇環節,專家學者圍繞抗戰電影敘事傳統與精神譜系、中國電影的跨國傳播與文化融通、現實題材影視作品中的青年成長與家國情懷、新技術語境下的電影創新等議題作了報告與交流,從電影史、戰爭記憶、跨國傳播、文明互鑒等多個維度深入闡釋中國電影中的抗戰精神及其當代轉換路徑。與會學者普遍認為,中國電影在120年歷程中,已在“救亡圖存—民族復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敘事譜系中沉淀出獨特的精神資源,值得在新時代加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表達。

閉幕式上,評議嘉賓認為,本次會議視野開闊、主題集中,既梳理了中國電影120年的發展經驗,又圍繞電影中的抗戰精神開展了深入對話,展示了新時期中國電影研究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的新氣象。會議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加強了我校與國內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聯系,提升了學校在中國電影史與影視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術影響力。
通訊員:王安婷
攝影:譚超、顏子恒、王佳杰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